1月13日,由院士專家和科技新聞工作者擔任評委、湖南省科技新聞學會組織評選的2021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在長沙揭曉。中聯重科下線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機、發布行業首款國產化碳纖維臂架泵車兩大事件入選,並列入“湖南十大科技新聞”名錄首條。
入選的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機LW2340-180是中聯重科曆時2年自主研發打造的一款新設備,該塔機整機最大起重力矩2340噸·米,相當於將45頭成年大象同時吊至180米的高度,創下了風電塔機的世界紀錄。除創造世界紀錄外,LW2340-180的下線還為風電高空吊裝提供了新設備。吊裝實現穩、準、快,誤差僅為7毫米,解決了風電行業麵臨的百米以上風機拆裝難、成本高等一係列難題。目前,該款設備已在全國多個風力發電場進行吊裝作業,引領了風電吊裝作業新風標。
△中聯重科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機正式下線
中聯重科另一條入選2021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的信息,是2021年11月發布行業首款國產化碳纖維臂架泵車。公司曆經十年技術積累,自主研發了“碳纖維複材-高強金屬混合結構技術”。該設計-計算-製造-試驗成套技術的研發成功,意味著我國工程機械實現了碳纖維複合材料從原材料、製造裝備,到設計計算方法、製造工藝的全鏈條自主化,大幅降低了工程機械領域碳纖維複合材料主承力結構件的價格成本,助力這類以碳纖維為核心的新型結構商用落地。應用該技術的泵車,不僅提升了設備的作業能力、降低了生產成本,其輕量化性能還實現了進一步提升;此外,還深度結合輕量化與智能化,實現了“骨頭裏麵裝神經”。
△中聯重科打造的行業首款國產化碳纖維臂架泵車
此次中聯重科“下線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機和發布行業首款國產化碳纖維臂架泵車”消息位列2021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名錄首條,是中聯重科強大科研創新實力的又一見證。資料顯示,中聯重科是從國家級研究院孵化而來的企業,擁有強大的“創新基因”,公司擁有6大國家級科研創新平台,年研發投入占比達6%,2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次榮獲國家金獎,累計申請11880件,其中發明4591件,有效發明數量等多個指標位居機械設備行業第一,綜合實力位居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先後主導、參與製修訂17項國際標準、400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行業專家表示,裝備製造業是科技創新主戰場,科技創新也是推動裝備製造業由大變強的主要動力。此次兩大事件入選2021年“湖南十大科技新聞”,既充分展現了中聯重科作為行業科技創新領軍者的雄厚實力,也凸顯了公司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
2月14日,《人民日報》頭版以《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苦練內功、求新求變——錨定自主創新 推進產業升級》為題,報道中聯重科立足自主創新。
元宵喜樂 歲歲長安華燈逢元夜,今宵共團圓中聯重科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喜樂常相伴,家和萬事昌邀您闖關猜燈謎,好禮已就位猜燈謎 贏好禮參。
2月9日下午,秦山核電的秦山第二核電廠2號機組發電機定子首次采用廠房開頂吊裝方式,成功更換就位,這也是全國核電廠中第一次更換發電機定。
2月10日,《科技日報》頭版以《科創之筆描繪智造新藍圖——走進全球首個挖掘機全流程智能製造基地》為題,報道春節期間記者實地探班中聯重。
2月7日上午,湖南省2025年十大技術攻關項目集中啟動儀式在長沙舉行。作為人機環境物流機器人項目的實施單位,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