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二十一局三公司的建设者们欢呼雀跃,以自己的方式庆贺龙溪隧道的双向贯通。(尹登明 刘渝 摄)
被称为四川地震灾区群众“生命线”的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线的头号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龙溪隧道今天(1月22日)实现双向贯通。这是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的建设者们,在牛年新春给灾区人民送上的一份厚礼。
位于都江堰龙溪镇的龙溪隧道双洞总长7360米,距“5,12”地震中心的映秀镇仅1.7公里。隧道穿越龙门山脉的多条地质断裂带,洞内瓦斯浓度高达18%,有”川西火药桶”之称。是一座集高瓦斯、高地应力和地质大断层为一体的高速公路隧道。
“5,12”特大地震使龙溪隧道工程遭遇了世界礂见的破坏。已经建成的两千多米隧道洞壁大面积破碎、开裂,隧道路面也被挤压变形,整座隧道被串珠式的大塌方拦腰断成五截,整座隧道需拆除混凝土3万立方米,工程的损毁率达80%。曾被世界隧道协会秘书长克劳德称为“受灾最严重,情况最复杂,抢险最困难,最具研究价值的隧道。”
在余震不断,塌方险情瘮断的情况下,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积极投入灾后重建,确定了“举全集团公司之力,全力抢通龙溪隧道”的指导思想和“重点突击,全面推进”的施工方案。
据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都汶路项目经理房军介绍:他们对毁损隧道主要采用“套衬”、“凿沟排水”、“钻孔固结注浆围岩”等新工法、新工艺,在快速封闭危岩,排除塌方险情的同时,确保隧道开挖安全有序的向前推进,仅用六个月就打通了受损极其严重的龙溪隧道,为加快灾区“生命线”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房军介绍说:全长82公里的都汶高速公路是连接成都主城区与地震中心区的交通主干道,被称为灾区群众的“生命线、经济线”。龙溪隧道的贯通,为全线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说:尽管按期建成隧道的困难和风险依然很大,但全体参建员工有信心,有决心,依靠科技,攻难克险,按期打通这条灾区群众的生命线。
被称为灾区群众“生命线”的都汶高速公路咽喉工程——龙溪隧道双洞总长7360米。图为隧道进口段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刘渝 尹登明 摄)
都汶高速公路龙溪隧道的瓦斯含量高达18%,有“川西火药桶”之称。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项目部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严格作业程序,确保了隧道的安全贯通。(尹登明 刘渝 摄)
在余震不断、塌方险情瘮断的情况下,中国铁建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的建设者们依靠科技,顽强公关,仅用6个月就使龙溪隧道实现了双向贯通。图为项目经理房军(左一)与项目书记张随生(左二)一起在隧道掌子面察看险情,指导施工。(尹登明 刘渝 摄)
经过中国铁建二十一局三公司职工的科学组织,精心施工,龙溪隧道已完工分项工程的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图为项目副总工程师马红叶(女)正带领技术人员检查钢筋网质量。(尹登明 刘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