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為企業帶來生命力
新浪財經:剛才我們談到很多在研發方麵的問題,我想問一下玉柴每年在研發方麵投入人力財力大概是多少?然後在國內外同行業裏麵是一個怎樣的水平?
晏平:這麽說吧,我們每年的研發在發動機領域裏麵,每年是保持在3%左右,基本在行業的中上水平。剛才講到因為我們的產品特別多,你光做一個產品,他配的工程師、研發人員,就配一套人馬,我如果說我是十套產品,我必須準備十套。
不光是這樣,我賣到市場去,我的服務技術人員,我還有很多服務工程師啊。他一套人馬也不行,你要配十套。所以我這個成本相對來說,就投的比較大。包括在其他的子公司裏麵整個研發,我們一年的話應該說在十幾個億,從目前來看,實際上還是不夠的。不過我們在“十二五”裏麵,剛才講到一個是產品研發裏麵,我們要投入大量的錢,剛才你也看到,人才建設方麵準備要投很多錢。
比如剛才說我要蓋房子,還要引進來博士,博士來這裏一般是提供一套裝修好的150平方米。還有他們的工資成本,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每年送他們出去培訓。我從每年開始,我決定整個集團每年選派100名的工程技術人員,到海外進行短期的輪訓、培訓。每年100名,現在正在做方案,這個預算的話可能要幾千萬。所以這整個的過程中,可能在未來“十二五”裏麵,我們在研發的投入還要大大的高於“十一五”。
你比如說我現在在南寧建立我的研發工程研究總院總部,蓋了非常漂亮的,將來有比較前瞻性的實驗室,整個研發的流程,新的研發體係,南京工程院。現在已經差不多蓋完了,馬上要進行裝修。所以“十二五”裏麵,我們整個在決策裏麵對研發的投入,我有句話告訴預算部門,別的部門我對成本控製非常嚴的,研發你隻要提出項目,你多少我給多少。你隻要提的出來。我對研發這塊,實際上是不關門的。我這兩年在整個集團裏麵,成本控製是非常嚴的。唯獨對研發有個口兒,我對工程研究院這幫專家說,我口袋幫你撕開。但是有一條,你必須知道我要做什麽,經過評審,我們需要解決的,我從來不關。
這點來說,我說的更直白一點,我今年如果掙十個億,我願意拿出2個億,我明年掙15個億,我可能願意拿三到四個億,多拿出來。就是股東不一定非要分那麽多,沒有非常強大的研發體係,沒有一如既往堅定不移的對研發的投入,這個投入不光是金錢,我覺得很多是軟件的投入。這個企業就沒有生命力。
我一開始跟你講到,現在競爭真的不是國內競爭,我必須和國際競爭了。我的產品現在海外全方麵進來了,我要攔住他們,靠什麽?靠我的產品,我的產品靠什麽,就靠我整個的研發團隊給我提供非常好的產品。所以有句話就說,我們這一年十多個億,實際上我覺得還不夠,“十二五”裏麵可能還要采取一些超常規。
超常規一個是後續的培訓要跟的上,很多大學畢業生,博士,碩士來以後,他三年五年後,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培訓看的很重,而且我們覺得是應該的。為什麽?原來大學學到的基礎知識,他到了這個單位以後,做專項以後,比如說做燃燒啊,做機械開發啦,他需要專門的再指導。這個對人才建設是非常重要一個環節,他覺得你這個企業對我們的知識非常重視。
還有你剛才講到的,我要新進五六千名大學生,多增加五六千名的研發人員,他的後續的保障,這個任重而道遠。這塊兒的投入可能是相當巨大的,但是玉柴完全有這個實力。特別是我作為董事長,我有這種認識,這個認識是很重要的,你首先覺得他值得投入才能投啊。很多企業家、主要領導什麽的,這塊兒就不舍得。反正我告誡我們團隊,我說我在玉柴裏麵,對研發的投入一定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隻要能夠提出項目來,經過評審。我說這個預算,我基本上不關門。其它預算是很嚴格的。我的預算叫剛性預算,當年編製的預算是不能調的。隻有對研發,他是滾動的,你隻要提出項目來。
新浪財經:剛才你就說出了研發方麵,其它方麵的成本控製是很嚴格的,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措施,說要怎麽樣去控製成本?
晏平:比如說幾點啊,一個是我們在製造業的成本,有這樣的成本,原來做這台發動機,比如說要一萬塊錢,那我通過優化流程,我通過試驗的手段,我現在每年光玉柴試驗用的油要五千萬,什麽概念呢?就是作完以後,我要進行熱機,試機,要燒掉五千萬的汽油啊!那麽我就改進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我整個一致性的性能好了以後,我就不能試驗那麽長時間了,原來是45分鍾,半個小時,15分鍾啊,這是一個。
第二改變設計,這款發動機一些性能我要改變他,我對他的重量要改變他,材料我要新型材料取代它。這個我又可以降低成本了。我再給你說一個直白的,我現在做的缸體和缸蓋鑄造是目前在機械行業領域,是做的最難的,我們叫精鑄。行業內的鑄造廢品率的水平在4%左右,是什麽概念呢?一萬噸有4%是廢品的,玉柴的精鑄水平在1%以內。我這一塊一年就能省兩個億的成本。
還有什麽成本呢?你比如說 我通過上下遊的供應商一起聯合開發。就是開發起來不要自己搞自己的,我要做零部件,把零部件廠家一起找來,這就要一起聯合開發,避免重複的修改,這個也是降成本啊。
在有就是管理水平了。你比如說對我們管理成本啊,差旅費啊,對我們內部的用水用電啊,還有一塊最重要的,對生產崗位的優化。我到玉柴來一直推行一個,就是非生產人員的定員的壓縮比,就是一個車間,這個廠子有1000人,在一線上可能隻有700人,300人是非成本,管理人員啊,統計員等等。我要降低這個,但是降低這個比的話,就要精簡他的人員,要縮減人員。
這裏麵要兩方麵的動力,上麵還要讓他有動力,那怎麽辦?我改變一下薪酬辦法,我對他們這個,不是按照定員給他的工資,我是按照產量和質量來評估。你用1000個人可能清算2個億的工資,你用500個人也是清算2個億的工資,他們有他的內動力,光靠上麵人力資源部來考核,說真心話,還真是掌握不準確。怎麽辦呢?你產一台我給你一塊錢,那麽你今年產了五千萬台,那你就五千萬台的工資。那用多少人是你的事兒,你是不是養那麽多非生產定員。我現在管到什麽程度呢,就是一線的生產工人的清算係數,我給鎖定。也就是說,你把這個工人鎖定以後,那你非生產這塊,你用的越少,這幫人工資越高,等等這些一係列的手段。那麽就是怎麽樣來降低這個成本。我們內部管理來說,我們現在整個流程,用電腦的平台,我們用的都非常好。靠這種工具,現在我們有句話,一天沒有電腦,我們整個玉柴工廠是停工的,是不能運作的,我的物料、我的財務、我的管理、我的流程、我的配件,全部靠ERP AP來支撐啊。沒有這套係統我是無法支撐的。我們在這種應用工具的時候,現在已經習慣了。所以有時候我出差,帶著電腦,基本上我就全部辦妥了。我家裏所有數據,我電腦上都可以看得見。
所以這個成本的控製來說,剛才講了很多,工資、流程、材料、管理,包括人工。比如我再舉個例子,玉柴所有高管沒有汽車,不配車的。整個玉柴幾萬人,隻有我晏平一個人有專車,有專職司機。總經理,他們的總裁都自己開車。每年我把費用給到他們,就是要他有交通費補貼。他要是動用這個單位的車,一公裏兩塊,非常非常嚴格。包括總經理在內。也就是我們玉柴的車該是非常成功的。整個集團就我本人有專職司機,有專車。其它人你要用車就得扣錢,所以他們一定要自己買車。我有幾十台好車幹什麽用呢?隻用於接待。包括接你們來。接你們來是怎麽回事,誰接就費用進這個部門的,費用是全部打到這個部門裏麵去。 所以剛才講到這個成本控製也看出一個什麽,看出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
玉柴在玉林能把產品做到這個水平,能做到行業的龍頭,不光是研發,其它各方麵都是不錯的。企業文化、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生產工藝、裝備水平等等,一定是在行業裏麵也是很好的。他絕對不是單方麵的。你不能說你管理這幫專家很好,生產管理不好。那不是這樣的。
比如說還有一條,我跟我們供應商,我有五百多家供應商,光發動機,還不算工程機械的。這都很關鍵,我肯定要把我的供應和我的競爭對手,我一定要建立我的關係要好於他們。我說的關係好什麽意思,當我們出現困難的時候,這些供應商第一個是會站在我這邊來。當我們發展好的時候,一定要我的供應商是同步賺錢的。
我跟我的供應商是平等的,並不是因為我的企業比他大,他給我配套,我就有強勢一麵,我們從來不做這個事情。每年供應商大會,我都去講話,我講話中心一個是介紹玉柴的文化,講玉柴的戰略。最重要講的是玉柴和供應商的平等公平的這種公正的關係。這是我開的行業的先河。一般是我給主席長,主席長是強勢,別人給我供貨,我是強勢,就是誰是下遊誰強勢。我就要扭轉這種局麵。而且我們自己也處理了一些人,對供應商的不公平,態度不好,卡了,要東西了,我們也處理一大批。 而且我在大會上敢跟供應商說,你們有任何事兒可以跟我舉報,我隻要發現,我絕對手下不留情。就是要建立一種良好的企業文化。人家有一句話就是,說晏總跟你做供應商,安全係數特別大,心情特別舒暢。
我有時候告誡我自己,畢竟我是讀過書的。中國的曆史我還是有一定研究的。要別人尊重你,最重要的是你先尊重別人。我要求別人做到的事兒,我先做到。這是最基本的。我們中國人那是兩麵性的。在單位可以恭維你,轉身回來就罵你。中國人就是兩麵性的。你也希望人家背後也是真正發自內心尊重你的。你首先自己要做到。
我有時候跟我的管理團隊來說,你要做的什麽?隻要幾個字。公正,就要做事公正一點,公平一點。就是說我對你好沒有關係,但是我不能寵著你,我可能對你更嚴格一點。公正公平。第二就是大家要見到平等這種東西。就是我沒有要求你天天去恭維我,我也不用你天天到我家去拍我馬屁。但是在工作上建立非常好,非常嚴謹的各種關係。
比如我再舉一個例子,咱們講廉政。你是不是收人家供應商的錢?收人家的東西?你是不是經常叫人家請吃飯?你在單位裏麵你提拔幹部,你敢??所有人心裏有杆秤。我們現在國內有個現象最悲哀在什麽地方?為什麽電視劇的說服力不強。因為電視上和媒體上說的是一麵,背後又是一麵。是吧?你們是做媒體的,電視劇裏麵所有的反映領導都是貪汙犯,一個就是貪汙,一個就是後麵生活作風不好。你是什麽人吧?他這個一教導出來,你知道有什麽問題沒有?連我孩子都說了,他說爸你別當官了。現在你說我們處理哪個官員,不管是部級還是國家級領導,一個是經濟,一個就是生活作風。
現在這種給老百姓信用度不夠,那我們的玉柴我們營造一個什麽文化。我們玉柴的高管,特別是我本人的薪酬是很好很好。不是靠別人送禮來去支撐你自己一生的標準。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去。玉柴所有高管的中層幹部獎金是我批的,我給你批一批獎金,人家拿獎金來給你送禮,我們有時候良心何在?我敢在大會上拍著胸膛這話,而且語重心長的說這句話,我說春節,我從來不讓任何人去拜年。他們進不了我家,我家是沒有密碼是上不到我家來的。根本不讓他們來,
第二我要看到拉拉扯扯什麽的,我看到我告你。我真的是心裏特別厭惡這種東西。我跟我們的高管說了,我說你的薪酬平台,在行業裏麵,我不敢說最好,肯定是很好得了。我有句話說,你已經不缺錢了,能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所以我自己中國的文化,我老說他雙重性。表麵上和氣,背後把你罵的一塌糊塗。我們不能做那事兒,玉柴也不能做這事兒。這點,真的就玉柴文化。玉柴沒有什麽拜年的,過年之前沒有什麽,該放假該回家回家。因為我是領導,他們想到我家,我全部退掉。我跟大家講,誰到我家拜年,你試試看,你肯定倒黴。唉,講完以後,人家是不是本來就不願意去,但原來不去怕你不高興。再我是北方人,我過年基本上都回北方了。
反過來,我回來,我每年給誰呢?給我的保安,給我的保潔。我一般每年春節給他們一個紅包。幾百元的。然後我給賓館的不休息的,也給一個小紅包。我上班了以後,我第一站,我隻給一個部門拜年,研究院,每人給兩百塊錢紅包,這是我固定的。我就傳遞一個細節,一個是對我們很基層的,春節不休息的,有時候給一百塊,有時候給50塊。在有就是給研發人員。
不是錢多錢少,就傳遞個信息,董事長知道你們辛苦,知道你們沒休息,雖然說你們幹的是清潔、保衛,你們在人格上是得到我的尊重,別的我不給他們拜年。研究院我過來以後,就是給你們這些專家,這幫工程知識分子。我就常年堅持這樣做了。我跟他們講許個願吧。有時候我初八初九來上班,隻要我上班第一天,我帶著整個團隊給他們拜年,給他們說句話,特別好。所以過完年後,他們老盼著我去。說董事長還沒來啊?他們並不是為了要這個錢,大家非常親切。
用包容的母體融合文化差異
新浪財經:剛才我們提到玉柴在全國各地都有布置,包括安徽、江蘇、福建各個地方,有一些觀點認為,一些地方性的國企,他們在當地會有一些政策的優勢,那如果走出去之後沒有了這個優勢之後,和其它企業站在同一個平台上可能就會缺少競爭力。那我們玉柴在全部布局方麵有沒有碰到過這樣問題,或者說 走出去的時候有沒有碰到水土不服的問題。
晏平:我倒覺得真沒有這個。我們走出去的時候,優勢在什麽,當地一般對我們這個的進入的成本,主要是土地價格比較優惠。但是往往我們走出去的地方,都是比較適合企業生存的。比如剛才我講的這幾個地方,一個是要不產業比較配套,要不比如我們在珠海建立的這個,一定要在長三角有海邊碼頭的。就是我們論證這個落地,還真不是以給多少補貼為主,這個地方適不適合我這個產業發展。前期的話,這個土地成本來說,一般還真優於在玉林。因為這個玉林地方財政不是很好,我們又是玉林市的公司,你說我們能夠跟地方政府談那麽多嗎?但是這種補貼我覺得都是暫時的,關鍵你這個企業落地以後,一個產品有沒有競爭力,管理水平怎麽樣,我覺得這是根本問題。
我往往走出去,都比在總部要好。為什麽?人才我引進了,當地政府給的土地價格,再有區域位置,都好於玉林。而且玉柴輸送了大量的幹部,移植了玉柴的企業文化。所以我們現在在國內這幾家還沒有發現水土不服,發展得非常好。而且效益也好,發展也好,都非常好。可能和別的企業還不太一樣,玉柴雖然說集團公司是國企,但是我認為國企的烙印在我們玉柴比較少。因為我們整個決策,整個管理,地方政府對我們的幹預非常非常少。我跟地方政府領導也說過,真要是拿一般的國企管理玉柴,玉柴早就倒閉了。我剛才講到這個發動機叫股東公司,國企這塊基本上沒有幹預權的。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有絕對的否決權。上的項目,重大人才的引進,什麽審批,國有這塊根本沒有概念。
比如說股東公司在廈門、蕪湖、蘇州在建立廠,國有這塊基本上不幹預。真的就是董事會。我們董事會底下有個投資委員會,先由投資委員會進行論證和經營班子。投資委員會再有我們的財經委員會 ,財經委員會再上報給董事會。這套程序非常嚴格,所以整個對外投資裏麵,到目前還沒有一個說水土不服,還是沒做好的。目前來說,沒有什麽虧損的地方,非常非常好,而且從這個勢頭來看,應該說是很好的。
新浪財經:但是因為每個地方會有一些文化差異,包括以後您剛才提到,您會從海外引進一些人才,包括以後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可能都會存在一些文化差異的問題。您現在遇到過這種問題嗎?
晏平:有,不光是海外。比如說我們重工板塊引進來一些,也有流動的。這個流動是絕對的,但是大浪淘沙。而且玉柴這個母體文化,就是我們去的這幫團隊是玉柴母體文化,包容性非常好。而且大家玉柴所有的管理人員都知道人才引進的重要性。不是停留在嘴巴上。這個過程中,因為一些人才的個性,也有一些人才麵對新的招聘,也有一些家庭的原因。這個有,包括我總部也有人才正常的流動,這個我覺得是正常的。比如最近我們在蕪湖引進了日本的專家,還有一個語言的問題,我們給他請來了翻譯,還有他家在日本,我們同意他每個月回兩趟家。這些實際上就因地製宜,我並沒有說要他365天,他這種專家給我們綱領性提出一些這種體係的問題,操作我不用他去找,因為我這個體係建設怎麽來建設,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
你引進的專家,你不能把他當工人一般來用。這裏麵實際上怎麽使用,怎麽建設,怎麽維護,可能有這個問題。剛才你講到的有沒有?也有這個問題。你比如說我重工板塊引進的專家,有進有出的,這是很正常,再好的企業,流動是絕對的,不流動是相對的。這點應該說我們有充分的思想認識,但是我講到玉柴是一個包容的母體,就是說我十個裏麵有三個,我不怕,流動當中在不斷的傳承,不斷的滾動,不斷的影響。你比如說我引進人以後,他說,人家幹的挺好,你又幫我去說玉柴怎麽怎麽樣,他本身就幫我做了。
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包容性,比如說我玉柴在本部去的這幫人,自己搞一個團隊,排斥他,那我們肯定就很失敗了。這種現象,我當董事長,我也要發現,我是絕對絕對不會客氣的。我們玉柴過去也有很多的派別,一個人一條係統一個係統,我說我生在玉林,但我沒長在玉林,我說我是外來的。就是包容性文化,而且我在大會上說,誰搞派係,我就把誰砸掉,這話是擲地有聲的。
比如說你是博萊縣人,你是陸川人,你不能拉這個博萊這個幫派,那不行,你誰拉這個,我先把這個人搞掉,咱們就把醜話說前麵。最起碼我不讓有這種外部生長的環境,而且我也告誡了我們的高管,特別是我們主要的領導,我說你想不想要擁有這個平台,我就問他,問的很直白的。
到了這個境界,說真心話,我覺得要是他還有這種思想,他就做不到這種境界。可能有時候無意識的有這個,比如說我的老鄉,這個不排斥,這種不叫大問題。我們要不斷的規範他。在日常你怎麽規範,比如作為董事長,什麽叫五湖四海,毛主席說的那個有他的道理的。一個企業要走國際化玉柴,要在國內作的最好,在世界做的最好,靠我們幾個人是永遠打不了天下的。靠這種狹隘的思想,沒有這種很廣闊的胸懷和這種全局的觀念,我有時候問我的高管,我說你像不像一個幾萬企業的高管。我就這麽問他。像是什麽叫像?不是你長的怎麽樣,你的氣質,你的敬業精神,你的決策能力,你的言行表態。人家采訪你,你能講出點東西來。所以我就問你,你像不像一個大企業的高管?這話我就這麽問他們,不是靠你喝了兩杯酒,敖勒巴火的。不是靠這個水平。他們廣西人講普通話並不是很標準,我也是生在廣西,但比他們能夠好一點。你這個普通話,你可以看看香港人啊,郎鹹平普通話不是很標準啊,他講話非常有思想啊,是不是?我們看那些福建人,我沒有說郎鹹平講話怎麽好聽,你講話你有沒有思想,能不能抓住主要問題。
所以說像不像這裏麵包含了很多東西。我說你們的氣質。就像我形容一個女同誌,漂亮不等於氣質。漂亮加文化,加舉止這才叫氣質,是不是?所以有時候我就告誡我們的團隊,這個要有一個過程,我帶領我們的團隊講心裏話的,也是任重而道遠的,不是一天一夕。
新浪財經:企業在走向海外的過程中,與資本結合算是一大途徑,我知道我們那個股份公司在1997年在紐交所上市,今後有沒有想法說會A股,或者說使集體整體上市的計劃?
晏平:企業走到今天,特別要做千億。地方政府不可能再給我多少錢,地方政府支持我主要在土地,在引進人才給一些政策。可能整個集團公司需要幾百個億的資金,幾百個億資金裏麵,我想的話銀行金融平台可能是需要的,大量的可能還是在資本市場。那麽資本市場裏麵我覺得有兩種,一個是純資本的,一個是產業資本。
玉柴將來要走的兩條路就是,什麽產業資本,就是我現有的優良產業資本,我到資本市場去進行置換,四兩撥千斤,比如說我拿出優良資本,值三個億,我可以框進三十個億來,這是我的優良資本,一定會做到的。第二就是我在底下的子公司,非常良好的子公司,加快上市的步伐。集團公司現在來說因為是純國有的,是管理公司,純國有公司,可能集團公司上市來說,有一定難度。因為集團公司本身不直接從事產業,但是我會讓我的子公司非常強大,我到玉柴來,我一直主張常富於民,常富於子公司。子公司裏麵如果它的競爭力非常強,母公司是個管理公司,母公司主要搭建什麽呢?搭建管理和通知平台,模子的品牌效應很強的,我是有所側重的。
所以未來整個資本市場裏麵,一個是產業資本裏麵,我利用這種優良資本進行置換,第二就是加快我子公司的優良資本,進行上市重組。目前來說,應該這塊走得還是不錯。至於說股份公司是個A股的問題,因為必須要海外股東取得高度一致的情況下。所以這個話我也不便說,你們也知道玉柴在,我的上市公司裏麵有個金股,這個都知道,也沒有回避的,這是曆史原因。九十年代時候,因為當時外方就是說,因為他人不來,他要控製這個公司,當時就同意設置了一個金股,金股實際上就是一票否決權,不是在股份公司的平台,而是在我的玉柴國際,在上市公司裏麵,這都是曆史原因。
多年來,中外股東方麵在這方麵也做了很大量的工作,我到玉柴來,基本上我沒有怎麽去碰他,先發展。我跟我們股東說的,先發展。就鄧小平說的,發展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如果不發展了,老糾纏在股東層麵上,這個金股問題上,可能就會出現大的問題。所以回歸A股的問題,現在還不好說。但集團公司在資本市場一定要有大的作為,沒有大的作為也作不了一千個億。剛才我說了政府不會給我錢,一分錢也不會給的。他最多在土地、政治方麵,因為玉林地方的財政,講心裏話不像東部地區比較發達,我們還要給地方政府做很多貢獻,我就不指望地方政府再給我多少錢,他給我政策就可以了,支持我們這個。而且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在“十一五”裏麵,我們整個集團公司投資將近七八十個億,也沒有要政府一分錢。建立了剛才講的,外麵的基地,十幾二十個億的投資,都是我來了以後才做的。那不也做起來了嘛,做的很好的。
自主權有利企業發展
新浪財經:我們知道您過去在鐵路係統工作了二十多年,也創造了第一支鐵路上市公司,但之後放棄了去香港那邊工作的機會,回到了玉林。當初您為什麽會放棄相對生活條件,工作條件比較優越的一份工作,然後回到這邊來,那您家人當時是不是也支持您的選擇?
晏平:這話就有點長久了,因為很多人都問過這個事兒。看我的經曆,我是在廣西長大,在柳州讀的是技校,工作幾年以後,我就考回大連,大連是我的老家,大學畢業以後,當時我能分到鐵道部去的,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都可以去,也可以留校。留校當時叫我做大學團委書記,我都沒有,我就到了鐵路裏。因為我來自鐵路嘛,我到生產一線去,我去頭一年實際上是當工人,一身油。但是我特別自信我自己,因為大學在學校裏麵都是學生會主席,我說晏平肯定不會一輩子當工人,這個我是決定自信我自己。但是我大學畢業以後,我為什麽能夠當工人,我這裏比別人要成熟一點。我要沉澱自己,我覺得我將來要做一些大事業,我就必須熟悉基層。
所以我畢業以後,我頭一年就在工廠裏麵,天天跟工人在一起,完全跟工人一樣的工作。那麽在大連以後一直做到在事業上我覺得應該也算比較輝煌了,2000年,鐵道部一發指令,我就調到了這個廣深公司,廣深公司是國內第一次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應該說非常好的一個平台。當時要我去的話,主要是當時中國準備搞高鐵的時候,我們廣深開始做準高速了。
我們這一代人說實話,應該說是我國高鐵的第一代人,我們就參與整個的管理、營運,後來為什麽突然離開鐵路,鐵道部把我調到香港公司去做領導,我這人要按我自己說,我是比較農民的。就是我不怎麽喜歡香港那種氛圍,我還是覺得中國這種本土的文化比較適合我。
後來我跟鐵道部的主要領導,我跟他說,哪怕你調我到蘭州,哈爾濱去到局長,因為香港的條件比較好,工資也比較高,他沒有同意,當時劉部長說這句話,現在他雙規了。他說晏平啊,中國不缺鐵路局長,中國缺的是鐵路的資本運營專家。他說你就是應該做這方麵的,他當時非常看好我,我這個人其實也挺有性格,實際上我在鐵路的仕途很好很好,我一看要到香港去的時候,我就跟他鬧情緒了,我就回到了 廣西找了省委書記,我說我調回來,當時我調回來實際上並不是走企業,想從政。
那時候我說回來當市長,省裏麵一看我的條件,我有是廣西人,畢竟在大連、深圳工作,有這種背景,還是讀了研究生什麽,所以當時的初衷沒有玉柴一點想法。當時2004年,2006年要換屆。實際上如果我不走,我認為後來我當個市長,我覺得應該還是有點希望的吧,因為省裏麵主要領導對我還是很熟悉,也很關注的。剛好第二年,2005年以後,我的前任董事長有點別的事兒,地方政府需要更換,就征求我的意見了。
那麽這個過程的決策過程,我愛人她是非常非常支持,我愛人和我是大學同學,當年我從大連調到廣州去的時候,我決定以後我才告訴她,她就給我一句話,在你的職業生涯裏麵,你去哪裏都無所謂,你去西藏我都沒意見,隻要你自己在工作中你愉快。
我愛人給我這一句話,所以後來當我從深圳廣州往廣西調的時候,實際上我也沒跟她商量,我自己回到廣西談完以後,我再給她通報,她也跟了我回來。所以我愛人現在也在玉林啊,我愛人是大連的,她是獨生子女,我嶽母一個人現在還在大連。她一直跟著我身邊過來的,這點我家裏麵應該說,我在家裏麵應該算比較強勢的吧,因為我比我愛人大五歲,她算比較聽我的話的,她原來在大學是自動化的,為了我的工作,她就跟著我調,調一次就改一次專業,後來搞證券,搞金融,搞鐵路結算,現在搞保險。有時候跟我發牢騷說,我這輩子我啥專業也沒搞上,都圍著我身邊轉了。
第二的話,我從廣州調到玉林來的時候,我的朋友倒是不理解,我在大連當站長,說真心話,在大連呼風喚雨,我在廣州的時候,我很多朋友就問我,說大哥你圖什麽?就是你在這裏已經呼風喚雨了,誰不求你?誰不通過我這個口岸啊。很熟悉,包括大連,包括當年的薄熙來市長,因為來接待他們。他們說你圖什麽?我就用陳勝吳廣那句話,鴻鵠之誌啊。我就說了這句話,他們不願意理解我這個。我覺得我還能做點事兒。因為當時深圳,香港還是比較前沿的。東北的人的觀念還沒有廣東那麽開放,我說我自己去,我把我的戶口都轉回去了,我舉家就搬過去。實際上我在大連工作了18年的社會關係,基本上就放開了。
我一個人到廣州,一個人都不熟。工作四年以後,剛才建立點關係,又回到廣西,我生在玉林,但玉林人,我一點不熟。就是說我玉林人,我長期不在這裏,我沒有一點關係。所以真正我困難什麽,是從廣州回到玉林的時候,香港、深圳、廣州的朋友就是不同意,我回來特別是在地方政府當官員。自己打水,每天自己拖地。我在外麵有秘書,有專車,我回來時候連車都沒有。我還記得有一個朋友來看我,含著眼淚問我,你圖什麽?我就這句話,不會長久的。因為我很堅信我自己,後來到玉柴,加盟了玉柴以後,玉柴這個平台很好。
玉柴雖然地處廣西,但是從職業生涯這個環境來說,我覺得玉柴遠遠優於央企的平台。你比如說我這個董事長像個董事長的樣子,我對我的總經理,對我的經營班子,我有絕對的建議和否決權。對用幹部裏麵引進什麽人,我企業機構和體製,我上什麽項目,我“十二五”的重大規劃,我完全有自己的自主權。在這裏能夠找到自己非常好的職業生涯和價值。我們從來沒主張把玉柴上升到省裏管啊,國家管,我們從來不要這個。怎麽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怎麽更適合企業在未來經濟裏麵的發展規律,我們是追求的這個。我們原來是兼玉林市政府的政協副主席,這些我辭掉了。很多人不理解,說不挺好嗎,給你個廳級待遇。我們企業做到這個份兒上,不要什麽待遇不待遇。所以可能就是說你的主要精力就應該在企業裏麵,容不得我們一點的懈怠。
我經常告誡我們經營班子,我說我的一生中,我最討厭什麽人,懶的人,你能力差點沒有關係,勤能補拙。我說誰要懶,真的在我這裏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我是一點自尊都不會給他。你說你笨點沒關係,隻要懶的話,在這我這裏,你就不要跟我談自尊。懶那不是能力的表現嘛,你敬業嗎?所以有些高管一旦沒有激情以後,我立馬就把他免掉。你看我很多高管從集團公司副總裁到了底下總公司董事長,不是他本人不願意,是他本人提出來的。
我們玉柴有個文化,比如說你原來副總免掉以後,他不會說我要保留級別,玉柴沒有這個,我的管理團隊是很精簡的,你看有些企業二三十個副總。我沒有那麽多的。大部分的副總為了到底下子公司做一把手,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他自己提出來。在玉柴這個文化非常好。比如我們有些部門中的幹部不好,我們調整他。一調整去當普通幹部,要不就當工人,我敢說沒有告狀的,告狀也沒有用。企業就是這樣,我麵對著這麽殘酷的競爭,我不可能說用過他以後,保留一個級別,像政府什麽正局級,正廳級,沒那事兒!你要沒有本事你就退出這個舞台來。
我也告誡我自己,我說我晏平再過五年十年以後退下來以後,我希望這個企業有極強的競爭力。就是我交給我下一任以後了,最起碼在五年,你還可以有五年老本吃。如果我退下來這個企業就快奄奄一息了,我愧對這幾萬人,玉柴真的輸不起啊,玉柴是玉林一枝獨秀啊,真要出事兒以後,這幾萬人就業出現問題,那就是大問題了,容不得我們一點的懈怠。所以當時這個職業生涯的選擇,應該來說還是比較順利的。對我來說,這種跨越,我本人沒有太大的問題。
回玉林是生我長我的地方,人家說玉林不夠發達,我自己知道,我從小在這裏長大的,我考大學從這裏離開的。街道不是很幹淨,我自己知道。所以說我長期在大連,但是我本人退休是肯定回大連的。因為一個是大連人比較熟,你們也知道大連是最好的環境嘛。我工作了18年,我的朋友,親戚,就很多真正的同誌在大連,我的工作肯定不會再變了,而且我這個人比較喜歡北方,我喜歡冷的地方,一年下雪,一下雪我就出去散步,不下雪我就不出去,我比較喜歡。在雪裏麵走路,人是最好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