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中央媒體,紛紛拿出各自的重要版麵和時段,聚焦徐工集團勇攀工程機械技術、搶占全球市場的實踐與成效。
“今年6月,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史上最大海外訂單開始發單,徐工一舉拿下價值7.5億美元的委內瑞拉項目,震動全球同行。除此項目,截至10月,徐工實現營業收入667億元、出口創匯已突破8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這是中央媒體記者們最為關注的數據,他們希望透過這些數據,找尋到徐工集團從徐州國企“小個子”成長為世界級“大塊頭”的個中奧秘。
《人民日報》在頭版以《徐工集團,塑造企業精氣神》為題,對徐工集團進行了報道,認為敢“擔大任”,從引進、消化、創新到自主研發,徐工實現了“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的光榮與夢想;恪“行大道”,從連續突破市場逆勢到業績增長持續提速,徐工實現了“強筋健骨、內生增長”的曆史跨越;必“成大器”,從人才隊伍建設,到企業轉型升級,徐工實現了“破繭化蝶、挺進世界”的產業抱負,從而鑄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持久凝聚力。
新華社指出,徐工集團自主創新和在國際市場上“長袖善舞”,從2001年第一台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5噸全地麵起重機一經問世,便成為當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亮點”之一,接著,一批代表中國乃至全球先進水平的產品相繼在徐工誕生,代表了徐工已躋身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最新高度。從引進、消化、創新到自主研發,徐工一步一個清晰的腳印。而在過去的發展中,徐工不僅在規模和運營質量上,實現突破性提升,更是開啟了一場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的蛻變。
科技日報刊登通訊,重點介紹了徐工集團勇攀世界工程機械技術之巔,創造徐工速度奇跡。指出,進取世界工程機械技術之巔是徐工的目標,依托強大研發力量,徐工“三高一大”產品開發速度和智能化、輕量化、節能環保等核心技術突破速度持續加快。目前,徐工有70%的產品為國內領先,30%的產品達到國際當代先進水平,一大批高精尖產品替代進口。“世界級徐工”的目標正越走越近。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13日早間《新聞和報紙摘要》和《經濟之聲》節目中,也接連報道了徐工集團自主創新的成功經驗和企業文化建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