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械新村和蘆墅公園旁,有一條以企業命名的道路——常林路。12月9日,常林迎來了50周年廠慶,並已搬遷到黃河西路的常林工業園裏。雖然廠搬走了,可這個路名保存了下來,見證著常林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曆程。
廠慶那天,主會場就設在新廠區的橋箱中心廠房裏,一邊是主打產品陳列,一邊是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處處披紅掛彩。茅鵬飛師傅也早早來到會場,這兒走走那兒看看,臉上喜氣洋洋。
茅師傅1984年進廠,就在橋箱中心的前身——一機加工車間裏,成了一名青工。每天就是走常林路上下班。他記得很清楚,就在那一年,常林裝載機獲得了國家銀質獎。眨眼間,28年過去了,他從一名青工變成了一名老工人,也從生產一線轉到了常林工業園的基建辦。
茅師傅回憶,他進廠時,常林就抓住了改革開放的大潮,豐富了產品線,從原來隻能生產絞盤機等林業機械,逐步轉向工程機械和道路機械。到目前已經形成裝載機、平地機、壓路機和挖掘裝載機四大係列,以及攤鋪機、隨車吊、掃路機等100多個品種。
隨著產能的擴大,雙向兩車道的常林路再不能滿足需要。常林又在飛龍路和長江路新開了大門,方便大型貨車進出。2009年9月28日,常林工業園奠基。茅師傅和同事一起,在一片占地880畝的村莊和蘆葦塘裏,勘測土地規劃園區布局,直到今年9月19日,常林工業園落成並完成整體搬遷。以後茅師傅就要離開走了28年的常林路,走進嶄新的工業園來了。
輕撫著挖機1人高的大輪子,凝視著底盤上焊鉚接口,茅師傅的心情仍和年輕時看到一台新品下線一樣激動開心。“產品越來越多、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員工素質越來越好,職工收入穩定增長”,這是茅師傅平凡的肺腑之言。
據常林相關負責人介紹,1961年,常州林業機械廠始建,屬原林業部直屬企業。1996年改製上市,更名為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常林分別與韓國現代、日本小鬆成立合資公司。在行業中率先走出國門,於境外投資建廠,在馬來西亞成立了合資公司。2002年常林與合資企業現代(江蘇)、小鬆(常州)等數十家工程機械及零部件生產廠家,共同組建了常林工程機械集團。
目前,常林的產品暢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家大型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2010年,常林銷售收入突破20億元大關,常林集團銷售收入接近兩百億元。
現在常州已經形成五大重點產業,裝備製造業是其中的龍頭。常林等一批工程機械產業帶動了常州及周邊地區工程機械產業不斷集聚發展。常州在加快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工程機械製造業將是重點突破的主導產業之一,也是實現“製造業名城”的重要抓手。
茅鵬飛說,到常林百年廠慶的時候,隻要有條件,他還想再來看看,那時肯定會更大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