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動員大會在陝西周至秦嶺輸水隧洞出口區進行,標誌著這條亞洲最長的輸水隧洞全麵開工建設,也就此拉開了國家“十二五”重點水利項目“引漢濟渭”工程建設的序幕。
鐵一院主持設計的秦嶺特長輸水隧洞全長98.3公裏,將首次穿越我國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山脈,把秦嶺南麓的漢江水引入秦嶺北麓渭河流域的關中大地。設計流量每秒70立方米,年平均輸水量15億立方米,工期約6年半。
秦嶺輸水隧洞是“引漢濟渭”工程中最為艱巨的工程,麵臨著眾多世界性的技術難題。它第一次從底部橫穿了世界十大主要山脈之一的秦嶺,這是人類的首次嚐試;隧洞埋深世界第二,最大埋深2025米;隧洞長度世界第二,亞洲第一。中國工程院五位院士曾經評價說:“引漢濟渭工程將會是給世界留下遺產的工程。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鄭國渠、靈渠相媲美,是水利史上裏程碑式的重大工程。”
鐵一院引漢濟渭項目總設計師李淩誌介紹說:“引漢濟渭調水工程由秦嶺特長輸水隧洞、黃金峽水利樞紐、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其中,秦嶺特長輸水隧洞是最為重要的控製性工程,具有地質複雜、埋深大、岩爆、高地應力、高地溫、軟岩變形、施工通風及運輸距離長、反坡排水困難等特點。”
秦嶺特長輸水隧洞工程技術複雜,大埋深和超長、難分割的洞段長近40公裏,用兩台掘進機從南北各掘進約20公裏,通風距離長達16公裏,而采用鑽爆法施工的地段通風距離也達到6.5公裏,雙雙超過目前國內最高紀錄。工程建設中積累的深埋、超長、大斷麵隧洞施工經驗,將為我國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實施奠定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具有重要的科學技術價值。
引漢濟渭工程計劃於2017年實現先期通水,並最終形成年15億立方米的調水量。屆時,關中將有近1000萬人可以喝上漢江水,同時,“八水繞長安”勝景的再現也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