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隻有42人的研究室,卻承擔了我軍70%以上的工程機電裝備研製任務,建室至今完成科研任務200餘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發明金獎3項,先後走出3位共和國將軍。總裝工程兵某研究所二室成功的秘訣在哪裏?
攻堅克難謀創新
作為承擔我軍工程機械與電工器材領域唯一的專業研究群體,研究所二室大膽創新科研攻關,取得一批關鍵技術突破。某型作業車是著眼解決我軍遂行作戰工程保障任務需求研發的新裝備,具有破障、清障、構築通路等多種功能。項目上馬之初,室裏就抽調精兵強將,大膽集成創新,提出以兩棲裝甲底盤為載體,綜合集成了推土、排障、挖掘、抓取、起重等多種作業功能的方案。課題組合力攻關,創新發明的工程車組合鏟,鏟刀兼作防浪板,並與犁形滑板巧妙結合成一體,有效解決了在車首設置推土裝置帶來的布置防浪板困難、航行姿態差以及航行阻力大等重大技術難題;發明的伸縮式多用工作臂,有效解決了結構減重、管線防護、油管隨動等技術難題,其多用工作臂集挖掘、抓取、起重等多種作業功能於一體,滿足了水際灘頭清障作業的特殊要求;創新設計的回轉機構,結構緊湊、裝拆方便、維修性好,有效降低了整車高度,減輕了結構重量,簡化了加工工藝;其傳動係統匹配合理,滿足了高速行駛、低速作業和水上大功率輸出等不同工況要求。
此外,該車還綜合運用電液比例控製、CAN總線、程序邏輯控製以及定位導航等先進技術,實現了作業動作精確控製、防誤操作及自動限位等功能,使裝備的操控性、安全性和數字化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共獲得國家6項,其中2項分獲國家發明展覽會金、銀獎。該裝備的成功研製,填補了我軍兩棲工程裝備的空白,滿足了我軍登陸作戰工程保障的急需,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同類裝備領先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具有良好的軍事和經濟效益。
三上高原鑄利器
2011年9月,該室青年高工徐剛和戰友集智攻關、成功研製的輪式裝甲工程車通過高原試驗定型。這是該室第三次走上高原,將新裝備置於惡劣環境的摔打。該工程車主要用於伴隨輕型機械化部隊行動,遂行清除和設置非爆炸性障礙,搶修道路或搶修搶構工事等機動工程保障任務。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該車通過行駛、連續爬長坡、推土、挖掘、起吊、夾抓、熱平衡等科目,各項戰技指標全部達標,並成功翻越了海拔高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創造了我軍工程裝備“攀高”新記錄。
2006年8月,由青年高工趙初明和課題組研發的某野戰快速構工作業係統在青藏高原通過設計定型,該裝備堪稱我軍高原“維穩戍邊、搶險救災”的利器。在新疆、西藏雪域高原的“實戰”中,得到部隊的高度讚揚,被官兵們喜稱為山地“變形金剛”。該係統是一個新概念裝備,立項之初,科研人員針對裝備發動機高原平原工況功率利用率低且不協調、夾石土中快速成孔等技術難題,深入研究,充分論證,集智攻關,完成了數十萬字的調研、可行性分析及計算報告等,為關鍵技術的解決打下堅實基礎。
在攻關過程中,科研人員另辟蹊徑,大膽使用新技術,一舉攻克了高原山地大坡度地形機械步行與穩定性、功率利用率低、空氣稀薄散熱困難等世界性難題,獲得國家16項,發表相關技術論文40餘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完成非戰爭軍事行動和國民經濟建設中也大顯神威,表現出顯著的軍事、經濟和社會效益。
多措並舉育英才
在抓項目、出成果的同時,室黨支部十分注重拔尖人才培養,樹立通過軍隊科研項目發現人才、通過預先研究項目鍛煉人才、通過型號項目培育專業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的人才培養思路。嚴格落實項目組長競爭上崗製度,公平、公正、公開選人用人,倡導崗位成才;打破講台階、論資曆的舊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讓年輕人在重點項目中擔當大任、唱主角、挑大梁,一係列培養措施,讓年輕人在任務摔打和錘煉中脫穎而出。具有“拚命三郎”之稱的室主任張欲保,工作獨當一麵,成為我軍機電控製方麵的專家;總部級中青年專家何紹華,不到30歲就晉升為高職,成為研究所最年輕的高職科研人員;被總裝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的吳耀強,第一次當重點型號項目組長時,隻有30歲,經過20多年的實踐鍛造,已成為全軍履帶裝甲車輛方麵的專家;發明山地“蜘蛛俠”的青年高工趙初明,麵對項目構成複雜,涉及領域廣,技術難度大,迎難而上,帶領大家奮勇攀登,勇闖難關,已成為高原型裝備研製的專家;還有年輕人湯久望、曹有輝、徐亮等都在蓄勢待發,將成長為我軍工程機電裝備研發的中堅力量。
目前,該室共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8人,博士、碩士24名,12人入選總裝“1153”人才工程,1人當選為總部級中青年專家,1人入選總裝“雙百”人才庫。在科研創新之餘,研究室大力加強學術交流,3年來,先後出版專著2部、教材1部、發表論文55篇,其中被EI檢索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