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上正在上演著精彩的一幕,海外收購此起彼伏,三一吞大象,柳工敲定波蘭HSW工程機械,如今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徐工)也開始走入了這個行列。七年前,拒絕了世界機械製造行業巨頭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拋來的橄欖枝,曾與後者有過一段失敗的合資合作經曆的徐工擔心,被其收購恐怕導致自有品牌消亡。
如今,收購的風向正在反轉。據財新《新世紀》了解,徐工正在與全球第二大混凝土機械公司施維英集團(Schwing)洽談收購事宜,接受本刊采訪的多位行業人士均預測,徐工對經營情況極糟的施維英很可能實施的是全資收購。
全球經濟危機末期的2009年,中聯重科以“蛇吞象”之勢拿下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機械公司CIFA,一舉從偏居湖南一隅的產業鏈中低端公司,進入國際全產業鏈市場,勾起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更大的海外收購胃口。
在新一輪歐債危機的席卷之下,更多的機會來了。2012年剛開年,三一重工(600031.SH)宣布聯合中信產業投資基金,出資3.6億歐元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排名首位的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100%股權,其中三一重工占股90%。有評論者稱,這一中資公司海外收購已不再是“蛇吞象”,因為三一重工自身體量已遠超被收購的國際行業巨頭。(詳見本刊2012年第5期報道“三一重工歐洲捕‘象’”)幾乎與此同時,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000528.SZ,下稱柳工)也最終敲定了對波蘭HSW工程機械業務單元項目的收購。一年前,柳工宣布收購HSW公司下屬工程機械事業部及HSW全資子公司Dressta全部資產。去年6月底,正準備在華沙召開慶功宴的柳工,卻遭遇中海外波蘭高速公路索賠事件(參見本刊2011年第29期封麵報道“怎樣搞砸海外項目”)的負麵衝擊,收購被迫擱置。經曆數月談判,柳工最終以人民幣3.35億元的代價以及償還調減負債等方案,獲得了收購案的實質性進展。
從與外資競爭國內市場,到投資海外建廠,再到走出去收購跨國知名企業,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真的有能力逆轉全球產業格局?
“這個現象隻能說明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國際化才剛剛開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未來十年,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格局都不太可能因為中國而改變。
危機中的機會混凝土機械堪稱經濟周期的晴雨表。2008年前後的國際經濟危機以及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沉重打擊了國際工程機械製造商,歐洲一些企業正麵臨產品銷量下降、經營情況不佳甚至瀕臨破產的局麵。全球混凝土機械排名前二的普茨邁斯特和施維英首當其衝。
“新興經濟體發展國家隻受到了經濟危機的間接影響,混凝土機械需求仍然旺盛。但普茨邁斯特和施維英生產的產品高質高價,這與新興經濟體對物美價廉產品的需求不匹配。”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
經濟危機中,普茨邁斯特收入急劇下滑,並出現了50年來第一次虧損,目前業績回升仍然緩慢。比其曆史更為悠久的施維英,經營情況更糟。2009年,施維英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破產申請單顯示,截至當年7月31日,施維英美國負債909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