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三一重裝國際收市後發布公告稱,將與三一集團及三一電氣成立煤化工合營公司,注冊資本約5.32億元人民幣,從事煤炭開采及銷售以及煤化工產品的產銷。此前三一國際從事的與煤炭相關的機械設備是井下采煤。根據公告,上述三公司分別持有該合營企業的80%、10%和10%的股權。
進入燒錢行業為哪般
作為中國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機械製造商,三一集團為何要進入之前未曾涉足的煤化工領域?三一國際稱,“成立三一煤化工符合公司開發能源相關業務的長遠策略,並實現公司能源行業與機械行業的協同能力。”三一煤化工合營章程稱,待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後,三一煤化工可從事煤炭開采及銷售以及煤化工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業務。
據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介紹,煤化工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以煤製油為例,一噸產能就得投入1億元人民幣,“非常燒錢”。而其利潤率則很難估計。“傳統煤化工利潤率極低,連5%都達不到,煤製氣等現代新型煤化工項目相對好一點。”盡管對三一集團這樣的工程機械巨頭來說,資金不是問題,但是進入這樣一個高投入、低利潤的行業還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三一此番舉動或是為了換取新疆等資源富集區的煤炭資源,但邢雷似乎並不讚同這一說法。他分析說,即便三一通過煤化工項目取得了煤炭資源的開采權,但是當地的交通運輸以及水資源短缺等瓶頸仍會製約煤炭外賣和煤化工項目運行。所以他認為三一隻是以煤化工項目為切入點,積累產業經驗以研發製造相關裝備,借著新疆等煤炭資源大區開發的熱潮,通過工程機械以及煤化工裝備銷售來掘金。當然也不排除,三一利用自身煤炭機械製造優勢,內化並降低設備成本,實實在在開發煤化工的可能性。
持有類似觀點的不在少數,新疆哈密地區人大工委副主任樊慶魁對三一集團的舉動也有所耳聞,他認為,三一此舉也是看好了新疆、內蒙古等省區煤炭資源開發過程中潛在的機械裝備市場,“這應該是第一位的考量”。
還要過項目審批這一關
據邢雷介紹,煤化工“十二五”規劃尚未出台,中央和地方在發展煤化工問題上仍在博弈。煤化工產業一般是高能耗、高汙染,目前存在很多爭論,與當前國家推進的節能減排的政策方向也不契合。所以國家對其投資總量實行控製,一時很難放開,再之,一些項目轉化率低,耗水量大,要實現規模發展並非易事,剛剛批複的《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亦指出,要科學布局煤製天然氣、煤製液體燃料、煤基多聯產示範升級項目,有序推進產業化發展。
盡管如此,煤化工項目產值非常大,對地方GDP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這對地方官員誘惑非常之大。這樣就產生了地方GDP等利益訴求與中央節能減排等政策要求的矛盾,“表現出來就是地方上馬煤化工項目的衝動與中央產業規劃的謹慎。”2011年4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於規範煤化工產業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煤化工項目審批管理,不得下放審批權限,嚴禁化整為零,違規審批。
該通知還確定,在新的核準目錄出台之前,禁止建設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經甲醇製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製甲醇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製二甲醚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製油項目,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煤製天然氣項目,年產20萬噸及以下煤製乙二醇項目。上述標準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轉化項目,須報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嚴格的審批核準無疑增加了三一集團煤化工項目走向的變數。
而據樊慶魁介紹,目前新疆對煤化工的態度則為“積極穩妥發展,切忌盲目而為,畢竟煤化工對水資源需求較大,而新疆很多地區又十分缺水。”樊慶魁告訴記者,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哈密項目是目前新疆唯一投產的煤化工項目,一期年產120萬噸甲醇/85萬噸二甲醚、5億立方米LNG。其餘項目有的在醞釀有的正在建設,“煤化工不僅投資巨大,技術也很複雜,甚至一些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