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快速發展,外資本土品牌設備銷售突飛猛進,中國已經成為工程機械的產銷大國。與之相伴,二手工程機械以價格便宜、性價比高的特點得到用戶的廣泛認可,社會需求量猛增,經過幾年的發展,已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
據全國設備租賃及二手設備專業委員會提供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已成形的二手設備市場有近800個,以主營產品劃分有多達28類市場,覆蓋26個省的250多座城市。截止到2010年年底,僅全國二手工程機械的交易額就已突破1000億元,交易量突破500萬台。然而,這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很多。
浮華背後隱憂多
從以上統計來看,國內二手工程機械市呈現出供需兩旺的繁榮景象,但市場表麵的浮華背後難以掩蓋自身問題,交易不規範、評估無標準、市場缺乏統一規範、售後服務不統一等問題困擾行業多年。不解決這些問題,二手工程機械難以形成規模化產業鏈。
從目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國內二手工程機械呈現這樣兩大特點。二手工程機械的巨大市場需求明顯存在;國內二手工程機械市場秩序混亂,缺失相應的監管及規範措施。二手工程機械進入市場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進行品質鑒別,並以此來製定設備指導價。
但到目前為止國內尚未形成一套科學的二手工程機械評價標準,用什麽標準來衡量二手工程機械的價值,目前還是空白。由於缺少關於二手工程機械翻新和再製造標準,大部分二手工程機械經營商戶,隻能依靠自身經營的經驗及客戶的喜好,結合各品牌製造商的維修數據,對設備進行維修整備。
用戶購買二手工程機械看重的是其經濟性,增加售後服務就意味著二手工程機械提供商成本增加。卡特彼勒、小鬆等公司為二手機提供較為規範的售後服務,利氏兄弟拍賣行對大多數二手工程機械不提供售後服務。對於國內二手購買者來說,由於信用體係的不完善,多數人更願意購買有售後服務的產品,但國內二手工程機械經銷商是否提供售後服務、服務規範等差別很大。
規範化、低齡化、規模化是大勢所趨
從全球二手工程機械交易市場來看,二手設備經營者會采取一套較為規範的評估方法對設備價值進行評估,為了保證用戶的合法權益和交易的透明度,亟待製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和流通標準。
首先,該標準應該主要對二手設備的安全性、環保性、可使用性和質量保證等方麵進行要求和規範,同時,還需要培養大批二手設備的評估專業人才,依據技術規範和評估標準進行公正、公平的產品技術評定、產品估價、交易代理等相關工作。其次,二手設備技術和流通標準首先應該規範經銷商市場準入製度。最後,應該能夠以標準為基礎建立二手設備經營者的信用體係。
為了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和代理商將把新設備投入到租賃服務中去。為了提高設備綜合盈利能力,並兼顧二手設備退出渠道,通常2~3年便會將租賃設備更新。這部分設備由於質量穩定,故障率低,從而成為二手設備市場的生力軍。
近年來,二手工程機械市場向規範化推進的步伐非常明顯,尤其是隨著專業工程機械製造企業地不斷介入,使得國內二手工程機械的規範化進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未來的工程機械二手市場,將向二手設備回收、加工(維修、翻新、再製造)、經銷以及進出口為一體的規模化經營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