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同比增長17%,目前利潤還沒有統計出來,預計略有增長,2010年利潤是350億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一位專家昨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這是全國1700多家機械行業企業去年的收入。而這樣的收入,險些被一家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超越。去年美國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營業收入高達601.3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816億元,淨利潤高達49.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12億元.
這就是為什麽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最近掀起海外並購潮的原因。在收購德國“大象”尚未塵埃落定之際,三一重工600031.SH昨天又宣布與液壓折臂起重機市場上的領頭羊——奧地利帕爾菲格集團,組建合資企業,進軍全球起重機市場。
當然不隻是三一重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主要龍頭企業徐工機械000425.SZ、中聯重科000157.SZ、柳工000528.SZ等都通過海外並購、發展配套件等途徑提升競爭力。
大部分利潤被外資賺去
過去5年,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爆發式增長的5年,銷售收入複合增長率高達20%以上,但是這個行業70%的利潤貢獻給了外資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中國主機生產企業賺取的隻是微薄的利潤。
卡特彼勒一位銷售人員告訴本報,以6~8噸位的裝載機為例,卡特彼勒每台售價約為80萬~90萬元,而國產同類型的價格為60萬元左右。不僅是裝載機,挖掘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大抵如此。
從主機質量上看,國產機械在性能方麵明顯遜於外資品牌。“比如裝載機,國產品牌可能隻能用個兩三年就得大修,而一些高端品牌可以用個七八年,甚至十年。從長期來看,一些工況條件差的,采購高端品牌是劃算的,不過在有些領域,國產品牌已經達到了技術要求。”卡特彼勒上述銷售人員說。
“大部分利潤貢獻給了高端零部件配套商,主要是因為國內高端零部件做不出來。比如液壓件許多都進口川崎的,而且川崎一家的數量都不夠國內主機企業使用,供不應求,所以價格高。”山東力士德挖掘機公司一位高層告訴本報。
目前,國內工程機械一般配套件生產供應是非常充足的,完全能夠滿足主機廠供應量的需求,且還有出口。《工程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稱,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關鍵配套部件主要依靠進口,平均每噸價格超過8萬美元。例如傳動部件、控製元件、柴油發動機及關鍵液壓件嚴重緊缺,能力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反差強烈,從而影響了中國工程機械向高端技術產品的發展。
以挖掘機的發動機和液壓控製係統為例,目前國產挖掘機基本都是配備美國康明斯、日本五十鈴、洋馬、久保田等國外品牌發動機,液壓係統則采用日本川崎、德國博世力士樂等主流品牌。
雖然國內企業一直在試圖突破配套件的核心技術,但是最核心的液壓泵、馬達、減速機和高端多路閥還沒有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另外,電控技術,特別是用於節能減排的微電子技術和國外還有很大差距。
而卡特彼勒不僅是主機廠商,同時也擁有完整的配套件生產體係,因此其競爭能力較強。
海外並購主要看技術
三一重工本月初剛剛宣布以26.54億元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的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也是出於其技術和市場地位考慮。普茨邁斯特雖然規模不大,卻擁有液壓柱塞泵領域眾多世界紀錄,是中國之外的全球市場混凝土技術的領導者。
柳工選擇了在波蘭進行並購。今年1月18日,柳工在北京與波蘭工程機械企業HSW公司簽訂了柳工收購HSW工程機械業務單元的《初步收購協議》主要條款,標誌著波蘭收購項目基本達成。HSW公司是中歐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商之一,擁有全係列的推土機產品線及裝載機等產品。
此次收購完成後,柳工將直接獲得HSW公司的全部知識產權和商標,並可以此為平台,在歐洲市場建立高效的研發、采購、生產、營銷及配件服務網絡,大幅度節省海外新建工廠的費用與時間,快速把東歐市場建設成柳工第二本土市場,將推土機等產品直接銷往整個歐洲和北美等高端市場。
在海外拓展方麵,幾家大型企業沒有人願意落下。去年5月,徐工機械一位高層就對本報透露,公司收購了德國和荷蘭兩家液壓件生產企業。那是徐工機械首次海外收購液壓件生產企業,公司計劃在德國投資研發中心,這兩家公司將成為研發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德國這家企業名為FT公司。“最主要的還是看重其技術,也是徐工最需要的。”徐工機械上述高層說。雖然徐工集團已經建成回轉支承、驅動橋、變速箱、發動機、液壓油缸五大零部件製造基地,但是並非無憂。徐工機械在發動機領域,還通過與韓國鬥山合資建立了發動機製造基地,從而大幅降低發動機采購成本。
2008年6月,中聯重科聯合曼達林、弘毅以及高盛等共同出資以2.71億歐元收購了意大利混凝土機械巨頭CIFA公司。
不過海外並購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事實上,工程機械行業最核心的幾家配套件企業,如發動機品牌康明斯、五十鈴、洋馬、久保田,液壓係統品牌川崎、博世力士樂,並不願意出售給中國企業。中國企業並購的依然是在核心配套件方麵處於第二梯隊,甚至第三梯隊的外資品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上述專家告訴本報,未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發展出路有兩條——加強技術創新和實施“走出去”戰略。(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