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的增長離不開機械製造業的持續進步,而機械製造業也始終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而不斷發展變化著。
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由於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強勁增長的需求拉動,全球機械製造業經曆了連續幾年的高速發展。但在隨後的經濟危機中,全球機械製造業遭受重創。根據IMS、VDMA(德國設備製造聯合會)的相關數據和行業分析,羅蘭貝格預測全球機械製造業在2010年—2015年間的平均增長率將在7.8%左右。
展望未來的全球機械製造業的發展,有三大趨勢影響深遠,將顯著地改變未來行業的版圖,這三大趨勢為:整個機械製造業的重心將遷向亞洲;全球市場的競爭將聚集中端市場;節能環保將越來越受到用戶和製造商的重視。
遷向亞洲
隨著全球製造業向亞洲地區的集中,作為設備供應商的機械製造業也越來越多地移往亞洲,以獲得本地化的成本優勢及更好地報務本地客戶。與此同時,以中國機械製造業為主的亞洲競爭對手也在快速成長中,在全球市場所占份額逐年擴大。整個機械製造業的重心將逐步移到亞洲地區的趨勢已幾成定局,其中中國在201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械製造國成為見證這一產業遷徙的重要標誌。
在未來,中國必將成為主導全球機械製造業的主要力量。
首先,在2010年—2015年間,中國的國內生產製造業仍將保持遠高於發達國家普遍3%不到的增長速度,無疑會拉動今後幾年中國機械製造業的高速增長。
其次,中國的機械製造業以萁 巨大的規模優勢正逐步獲得全球機械製造業的領導權,到2015年接近半數的全球細分市場將由中國領導。
最後,中國正在技術水平上加速追趕領先國家。由於產業的亞洲地區遷移的殷墟,歐洲廠商未來幾年處境艱難,也缺乏繼續推進技術進步的資金和意願;而中國的機械製造商本身還處於市場的中低端,他們一方麵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有明確的學習對象;另一方麵,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也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和動力去提升技術水平來獲得更大的增長。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下,中歐兩地機械製造業技術的差距預期將在未來幾年不斷縮小。
綜上所述,由於中國市場的持續高速增長,整個機械製造業向亞洲的遷移是大勢所趨,歐洲廠商在規模和技術方麵的優勢地位將逐步被亞洲廠商取代。
聚集中端
多年來,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機械製造商逐步在超低端和低端市場獲得巨大成功,而中高端市場則始終牢牢地掌握在來自成熟市場國家的機械製造商手中,但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將發生很大的改變。
推動這一變化的主要是各個地區的客戶要求的變化,各個地區的客戶要求正在變得越來越相似。原本對成本不敏感的成熟市場客戶在經濟危機後開始對價格有越來越嚴格的要求,而原本對質量要求不高的新興市場客戶在經曆了多年的市場培育後,也開始重視質量,因此關注性價比的中高端市場將成為未來機械製造廠商的爭奪焦點。
隨著美日機械製造業的低迷,羅蘭貝格認為未來機械製造業的全球區域競爭將主要在中國和歐洲兩大地區之間展開,而主戰場就是中端市場。在未來的中端市場競爭中,中國和歐洲將依賴各自的優勢展開不同的發展戰略,同時也同樣麵臨著不同的挑戰。中國廠商和歐洲廠商在對中端市場的爭奪上各具優勢,誰將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目前還很難判斷,但中端市場的成敗將無疑左右雙方的未來。
節能環保
節能環保在機械製造業並不是一個什麽新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據羅蘭貝格的調查顯示,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都不能有超過半數的訪談對象把“提高能源利用有效性”列為設備采購中的關鍵或重要決策依據。
然而,客戶雖然接受了節能環保的理念,但並代表他們實際願意支付額外溢價來購買這些功能。真正推動客戶更多的采購采用節能環保技術的機械設備的是三大因素:首先,節能環保能幫助企業優化成本;其次,節能環保是一些地區政策法規的要求;最後,節能環保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形象。
節能環保是整個世界的大趨勢,機械製造業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但正如清潔能源的利用一樣,經濟性和政策法規才是決定客戶是否願意購買節能環保功能的關鍵因素,但總體上來說,隨著世界各國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對節能環保的關注度的提高,機械製造業轉向更加環境友好更加低能耗排放的趨勢是不可扭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