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瑞典本土依然籠罩在歐債危機的陰雲下,2011年仍是瑞典商業運輸解決方案供應商沃爾沃集團“最好的一年”。根據去年年報,沃爾沃創下了淨銷售額、經營收入和營業利潤率三項最高紀錄。
過去的十年,為了在商用車領域裏快速增長,沃爾沃進行了多項收購兼並,例如通過收購雷諾卡車和邁克卡車,在歐洲和北美進行布局;繼而又在亞洲進行了三次大的收購,其中包括與山東臨工的並購。
目前,沃爾沃集團是世界第二大重型卡車和大型客車製造商,第三大建築設備製造商。
在出席2012年博鼇亞洲論壇期間,沃爾沃(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偉博向本報記者透露,今年沃爾沃並沒有並購計劃,重點是整合已有的並購。
而增長機會來自於中國在基建領域、礦業以及城市化過程中的交通需求。他認為公司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在全球市場的占比也會繼續提高。
停並購練內功
屬於生產資料的商用車與屬於消費品的轎車定位不同,商用車對經濟周期的變化更為敏感。
與過去5年的全球並購發展不同,今年伊始,在新任總裁歐羅夫·佩森的領導下,沃爾沃集團披露出的最大動作不是並購,而是開始實施全新的組織架構,目的是提高企業利潤和運營效率。
據潘偉博介紹,將集團業務分為卡車業務、建築設備、其它業務領域和商
業、財務支持四大方麵;卡車的銷售和市場部門不再按照子品牌劃分,而是按所在區域劃分,以挖掘旗下卡車產品和品牌的全球潛力。與之相配合,4月5日沃爾沃宣布,公司引入了全新的財務框架,以更準確的反映改革效果。
潘偉博稱,就中國的合資夥伴來說,沃爾沃已感到非常滿意,並沒有新的並購計劃。
集團首席財務官奧斯博曾指出,沃爾沃並購的衡量標準,一是區域性市場戰略,比如說沃爾沃原來在亞洲的生產基地比較少,那麽就希望在亞洲來做一些兼並收購;二是能否豐富產品線。這兩大原則指引沃爾沃尋求合適的並購對象。
關於跨文化並購帶來的管理問題,奧斯博認為解決之道在於信任。“要贏得被兼並公司員工的信任,讓他們覺得有歸屬感。”
受益基建投資
“中國市場對沃爾沃集團的重要性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後突顯出來。”潘偉博說。
中國已經成為沃爾沃集團全球第三大獨立市場,2011年淨銷售額達到240億元人民幣,占集團淨銷售總額的8%。
根據沃爾沃2011年年報,銷往中國的輪式裝載機和挖掘機占其全球市場份額的12%。
“在中國沃爾沃的各項業務中,建築設備的銷售占比達七成以上。這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以及中國的大量基礎設施投資。”
“中國是全球建築設備最大的市場,中國的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會重點轉向中西部地區,此外我們還看好礦山開發帶來的鉸接式卡車的市場。我們已經和江西銅礦有了合作,這一市場將會越來越大。”
“從過去兩年的情況來看,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仍會有迅猛的增長。”
對於過去半年中國經濟出現的放緩跡象,潘偉博並不擔心,反而將其視為一個積極的信號。他認為,銀行調高利率可以平抑過熱的房地產市場,而放緩的增長其實遏製了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