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南通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熱潮。在過去的一周多時間裏,各地相繼舉行集中開工儀式。截至4月9日,全市共有259個億元以上項目閃亮登場,計劃總投資達1344.5億元,為近年來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之最。
隨著江海聯動開發的深入推進,南通的港口建設全麵提速,路網功能日趨完善,為產業項目的加速集聚提供澎湃的動力。在項目競相落戶的同時,其質量也令人刮目相看,呈現出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等諸多特點。
單體投資規模大
如東參加本次集中開工的項目共有40個,平均計劃投資達3.47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有3個,分別為落戶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的賽得利差別化纖維、豪威富精密管、遠東石材產業園。
賽得利差別化纖維項目入駐洋口港,是南通沿海開發在產業建設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是迄今為止洋口港引進的最大一個工業項目,總投資103億元人民幣,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人民幣。據了解,這一項目的子項目比較多,包括20萬噸纖維、配套40萬噸溶解漿等,單體生產規模冠居全球同業,規模效益顯著,而且對後延產業、產品的拉動力很強。去年12月29日,項目獲省發改委正式核準。目前,40萬噸溶解漿項目已由中資公司編製報告書,待上報國家發改委核準。
啟東參加集中開工的項目也為40個,單體規模均在1億元以上。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計劃總投資306.2億元。除“巨無霸”中化啟東新材料產業園外,廣匯綜合碼頭、倉儲項目的計劃總投資也達53億元,建設包括物流碼頭、LNG倉儲分銷等5個子項目,預計投產後年產值達100億元。目前,投資13.6億元的LNG離岸浮倉轉運站項目已進入報批階段,項目現場正在進行軟地基處理,天然氣和煤炭銷售已經起步。
新興產業占比高
今年以來,全市以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的招商活動高潮迭起。2月下旬,在日本舉行的“江海之約”新興產業投資合作說明會上,就有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的15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近15億美元。
瞄準新興產業,優化沿海產業結構,一直是各地在發展中秉持的導向。正因為此,本次集中開工的項目中,新興產業占有較大比例。以啟東為例,在40個“參會”項目中,新興產業達19個,包括7個新材料項目、3個軟件及服務外包項目、3個生物技術及新醫藥項目、4個新能源項目、1個海工項目、1個節能環保項目。
4月9日,記者隨與會者一起走馬項目現場,深為沿海新興產業的強勢崛起而震撼。在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短短18.3公裏岸線上已有中遠海工、藍島海工、宏華海洋油氣裝備等20家企業落戶。依托良好的區位條件和獨特的資源優勢,園區正朝著“世界一流的海洋裝備產業基地”奮力前行。我們參觀的藍島海工總投資20億元,目前4萬平方米主體廠房、預處理車間已竣工,食堂、綜合樓、2幢宿舍樓已投入使用。預計到2015年,公司年產值可達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新開工項目甚至填補了當地的產業空白。如落戶海安的神舟新能源特種車、達美特種車製造等項目,其科技含量達國內先進水平。
產城融合效應強
對於園區建設的發展途徑選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是走產城融合之路。而本次部分開工項目,對於提升園區配套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位於海門工業園的玖星·玉園項目,旨在打造一流的高檔住宅區和休閑配套一條街,總投資11億元,建築麵積達10.7萬平方米。海門市委、市政府對此充滿期待,認為這一項目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海門工業園成為城市副中心,促進形成“以城聚產、以產興城、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柳工集團與上海鴻得利重工聯手在啟東成立江蘇鴻得利機械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投資3億元,預計今年實現產值5億元。
在如皋,一個名為“山姆廣場”的城市綜合體剛剛破土動工,項目占地300畝,計劃總投資10億元,建成後將全麵提升如皋北部區域的品位;
在主城區,有2個新的綜合體即將拔地而起。總投資30億元的星光耀廣場,總投資10億元的五洲國際廣場,將對改善中心城市形象、加快中心城市建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72個項目集中開工。其中,16個服務業項目總投資67.9億元,超過其“參會”的工業項目,涉及房地產、電子商務、總部基地等。總投資15億元的金科房地產項目,將建成36萬平方米的優質高檔住宅樓盤,有利於進一步改善蘇通科技產業園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形象。總投資9億元的鑫湖國貿中心項目,將建成3棟百米高樓,對於進一步提升能達商務區形象,加速總部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總投資8億元的連邦IT服務綜合平台,將建成16.37萬平方米總部型基地,能夠有效提升南通開發區的IT產業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