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迅猛,2011年雖經曆少見的市場“寒冬”,但仍舊未能阻止中國工程機械行市場升發展的勢頭。據數據顯示,“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中的39家國外企業,其中37家已經進入中國,並構建了完善的業務體係。”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眾多企業,這樣的數字足可以證明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繁榮,但也加劇了國內市場競爭壓力。
我國良好的市場環境造就了以徐工、三一、中聯等為代表的一批躋身世界級水平的工程機械企業。企業自身實力的提升和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現狀,迫使大家紛紛加大海外市場投入,攻城略地開辟第二戰場,在全球範圍內尋求更大發展。數據顯示,全球產業銷售額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大關,無論是區域市場規模,還是整體重心上,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都在向以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轉移,他們成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海外業務拓展的首選目標。
巴西市場成工程機械行業兵家必爭之地
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最新年度全球經濟體排名,巴西的經濟規模首次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迅猛上升的巴西市場已經成為了大量中國企業不可輕視的一個市場。在歐美市場短期內難以複蘇的情況下,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針對性地開發巴西市場,投資開辦獨資和合資企業。
比如國內機械工程行業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2011年5月在巴西建立了其第4個海外研發生產基地,一個月的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美元,也使得巴西成為了三一重工海外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另一巨頭徐工則投資2億美元在巴西MG州建80萬平方米的徐工巴西工程機械工業園,打造第一個徐工海外成套工程機械製造基地。目前徐工在巴西市場各類工程機械設備保有量為3000多台,僅去年就出口巴西1.2億美元。
據統計,建築設備混凝土及工程機械在巴西每年將增加7.5%,預計到2012年,巴西需求將達到278.4億美金。此外,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巴西市場的重型建築和采礦設備增長強勁,估計在未來五年內,該行業在巴西將有一個曆史性的46%的增長率。
未來,巴西乃至拉丁美洲的建築工程市場和采礦設備都將是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爭相角逐的市場。
基礎建設需求刺激工程機械市場蓬勃發展
相比於鼓勵創新、放活金融、發展教育與提升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總是很少被人提起。但事實上,基礎設施正在現代商業社會扮演著常人難以想象的重要角色。
在巴西與美國的生產率差距中,僅有三分之一源自經濟結構的不同。而在非結構性因素中,竟有多達8%源自基礎設施不足。過去30年,巴西政府將每年對基礎設施投資占GDP 的比重從3.6%下降到1%,這導致該國的基礎設施遠遠無法承載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由於電力領域得不到足夠投資,巴西國內存在著持續不斷的停電現象。而由於落後的公路、倉儲以及港口基礎設施,巴西3%至12%的糧食在到達國內消費者手中之前就已經變質。
世界銀行預測,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並在20年內趕上韓國和中國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水平,巴西必須將基礎設施建設占GDP的比例從現在的每年2.4%增加到5%至7%。這就意味著每年新增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200億至360億美元。
有數據顯示,2010年巴西工程機械市場需求量達到7.1萬台,其中基建市場需求量達到1.8萬台,土木工程部門對工程機械的需求量為1.5萬台,采礦部門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量為6千台,農業部門的需求量為2千台。
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將帶動巴西工程機械市場的需求量,國家預計2010~2013年工程機械市場將以9%左右的年增長率增長。2013年巴西工程機械設備需求量將達到9.4萬台,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部門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量將達到4.1萬台,土木工程部門為3.5萬台,采礦部門為1.4萬台,農業部門為5千台。
工程機械海外市場仍然廣闊,不僅僅局限於巴西。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無論是在國外建廠、並購還是傳統的出口,都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未來,建立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基地及進一步規範出口秩序的相關措施也必將逐漸落實。2012年,我們期待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