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名詞。它的主語部分是“機械”,用來起修飾作用的定語是“工程”,這樣我們就可以很直觀地理解它的含義,就是被用於工程建設中的機械工具。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工程”這個詞本身就代表著極度複雜的各項工作的集合,而人們對於“機械”第一感覺,就是那些體型龐大的起重機、挖掘機、混凝土攪拌車等機器。
但我們如果追根溯源,回到人類始祖生活的年代,我們就會發現事物的本質原來是如此簡單。以我國為例,在距今50多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附近生活著的古猿人,他們為了果腹,用手中的木棒擊打獵物,他們為了取暖,用木錐來鑽木取火。追打獵物和鑽木取火的過程本身就是遠古人類的兩項“簡單工程”,而他們手中的木棒和木錐就是最原始的“機械”。
這或許就是工程機械最初的由來。
從最開始的簡單木質、皮質工具,機械工具隨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不斷發展改進。在西方的蒸汽機發明之前,我國機械發展曆史已相當的悠久和完備,完全可以作為世界機械史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人手中使用的機械大體上經曆了石器、木器、銅器、鐵器的四個階段,而且這些工具也是越來越複雜,像古代人發明的水車,可以通過人力的踩踏,帶動機器運轉,把水從低處提到高處。
引起世界工程機械發生本質性變化的事件,就是十八世紀西方工業革命的發生,尤其是蒸汽機的發明。將蒸汽機作為動力源,由它代替了效率低下的人力,廣泛應用在采煤、紡織、製造等行業,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也正因為有了蒸汽的驅動,在19世紀初,歐洲出現了接近現代意義上的挖掘機、壓路機、起重機等。後來又有了內燃機以及電的出現,使工程機械的工作效率成倍提升,而20世紀以來,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的產生和相關性能的不斷提升,讓工程機械的功能和類別由單一走向多樣化。
時至今日,在任何一個大型工程的施工現場,眾多不同造型和功能的機械在有條不紊地運轉著,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更是人類智慧的力量。
現在再回頭看這些數量眾多、造型眾多、品牌眾多的工程機械,我們會發現,今天的工程機械已然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些龐然大物是如何在工程機械的隊列中站立的?那就是對這些機械進行係統的分類。
現今的工程機械大致可以分為如下的大類別:
1、挖掘機械
2、鏟土運輸機械
4、工程起重機械
4、機動工業車輛
5、壓實機械
6、路麵機械
7、樁工機械
8、混凝土機械
9、鋼筋加工機械
10、裝修機械
11、鑿岩機械與氣動工具
12、工程機械專用零部件
13、其它專用工程機械
當然隨著工程建設中各種技術的不斷革新,在工程機械的每個分類的下麵,又會出現若幹小分類,比如挖掘機這個類別中,就會出現單鬥挖掘機和多鬥挖掘機,而在單鬥挖掘機的下麵,又可以有更細的分支,如履帶式機械單鬥挖掘機和輪胎式電動單鬥挖掘機,等等等。
在未來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技術的變革將更加快速,而人類對於工程的研究將更加細化,我們完全相信工程機械領域未來的前景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