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國路麵機械網 | 資訊中心 > 業界動態 > 正文

“保增長”暫暖工程機械 需求反彈力度有限

2012-06-08 09:44:35   來源: 中國路麵機械網
導讀:市場需求確實有反彈,不過力度不大,更多的是季節性原因。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董秘申柯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市場需求確實有反...

市場需求確實有反彈,不過力度不大,更多的是季節性原因。”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董秘申柯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市場需求確實有反彈,不過力度不大,更多的是季節性原因。”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董秘申柯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  2012年二季度,隨著保增長的政策基調漸起,一度被市場冷落的工程機械看多聲漸起。雖然這幾日受大盤影響股價有所回落,但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中聯重科、徐工機械(000425)(000425.SZ)等股價自4月起已有一波反彈,在5月底三一重工等股價甚至創出年內新高。  這是曇花一現的政策短暫刺激,還是行業基本麵已逐步向好?記者調查發現,在經營層麵,盡管行業回暖苗頭已現,但力度依然難如資本市場預期。  其中,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主導產品,4月以來銷量同比增幅較大;挖機下滑速度有所放緩;但裝載機壓路機等非主導產品銷量繼續下滑。  “此次政策信號是穩增長而非刺激經濟快速複蘇,與4萬億不可同日而語,對工程機械更多是短期利好。”銀河證券研究員邱世梁話鋒一轉,“不過這可以促使工程機械企業加速調整戰略,完成產業升級和海外布局。”  短期回暖?  “數據慘不忍睹,行業寒意森森。”在概括今年1-3月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狀況時,湖南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用了這樣的詞語形容。  行業統計顯示,2012年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130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近6%,環比降幅達11%;行業利潤總額近130億元,同比下跌31億元,環比下跌12億元。  “去年四季度反彈較快,但並非得益於供需關係改善,而緣於廠家采取了激烈銷售手段,因此進入今年一季度,行業開始快速下跌。”方正證券(601901)研究員李儉儉分析。  就在市場預期普遍悲觀,下滑之勢卻在二季度開始放緩。  申柯透露,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4-5月銷量同比增幅超40%,建築起重機同比增幅超20%;三一重工總裁助理何發良稱,4-5月,公司混凝土機械銷量同比增幅約為25%,挖機銷量同比微增5%。  行業閃現回暖苗頭,源於近期政策利好頻繁。5月以來,國家釋放加大基建投資的信號,高鐵、水利、保障房成為政策扶持重點,與之關係密切的工程機械也率先受益。  不過,在申柯看來,政策利好往往有兩三個月的滯後期,實際效果可能要到今年8月以後才能呈現,“二季度的回暖是季節性回暖,它本來就是傳統旺季”。  “政策更多的是鼓舞信心。”何發良亦認為,目前經濟形勢並無根本性好轉,對工程機械拉動最大的房地產調控仍未放鬆,因此政策利好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的更多是短期效果。  行業分化加劇  工程機械複蘇曙光初現,帶動行業重新洗牌,加之政策影響的發酵,“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行業分化格局亦在加速醞釀。  記者獲悉,三一重工二季度預計營收同比增幅可望超20%,對此,何發良解釋,是由於公司2011年二季度銷量同比下滑幅度較大,營收基數較小,導致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長。  其中混凝土機械為龍頭公司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聯重科高管向記者透露,2012年1-6月,混凝土機械同比增幅將超過40%;而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1-5月也有望錄得超過30%的同比增幅。  “龍頭公司多以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為主導,中西部投資及三四線城市建設的替代需求,是龍頭公司持續發力的增量空間所在。”邱世梁分析。  而龍頭公司之外的公司則是另一番景象。  以山河智能(002097)(002097.SZ)為例,由於其產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不高、毛利率較低的小型挖機領域,因此業績較行業龍頭不可同日而語。  財報顯示,2012年1-3月,山河智能營收5.85億元,淨利潤1421萬元,同比分別暴跌30.15%、78.9%。而且這種大幅下滑可能在二季度延續。  而主營推土機攤鋪機等非主導產品的山推股份(000680)(000680.SZ)、星ST建機(600984)(600984.SH),今年一季度分別實現淨利潤5015萬元、-1599萬元,同比分別下跌84%、33.8%。  行業分化還體現在子產品銷量的冷暖不均上。前述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等,因與保障住房、鐵路、水利投資關聯度較高,銷量增速較大。  “特別是50米以上的長臂架混凝土泵車,目前在三四線城市銷量增幅較大,主要是很多施工企業看到了未來的市場空間。”申柯透露。  而推土機、叉車、平地機等非主導產品,受市場需求萎縮影響,1-5月銷量普遍大幅下滑。如山推股份,2012年一季度推土機銷售1700餘台,同比下滑49.12%。  國際化“加速跑”  等待國內市場複蘇的同時,A股工程機械龍頭國際化擴張亦開始“加速跑”。  2010年12月,中聯重科率先完成H股上市,募資總額近150億港元。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也在2011年8月、9月分別披露H股融資計劃,其中徐工機械擬發行5.93億股H股,募資約為15億-20億美元。三一重工擬發行不超過15.41億股H股,預計募集資金超200億港元。  相應的海外並購也在不斷發生。中聯重科2008年6月收購國際混凝土機械巨頭CIFA,時至今日,收購協同效應已初步凸顯;2011年1月,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德國出資3.24億歐元,收購混凝土機械龍頭普茨邁斯特90%股權;而徐工機械也正洽談並購歐洲老牌混凝土龍頭施魏因公司。  “收購不僅是資產體量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國內龍頭可以將資金、人力、市場優勢與跨國龍頭的高端技術、全球營銷網絡優勢互補,加速搶占國際市場份額。”邱世梁分析。  而與此同時,各大公司也擲重金至海外市場。中聯重科H股融資有28%(38.23億港元)用於在海外開展業務,另外還有約10%(13.67億港元)用於補充海外業務營運資金。“市場需求確實有反彈,不過力度不大,更多的是季節性原因。”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董秘申柯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  2012年二季度,隨著保增長的政策基調漸起,一度被市場冷落的工程機械看多聲漸起。雖然這幾日受大盤影響股價有所回落,但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中聯重科、徐工機械(000425)(000425.SZ)等股價自4月起已有一波反彈,在5月底三一重工等股價甚至創出年內新高。  這是曇花一現的政策短暫刺激,還是行業基本麵已逐步向好?記者調查發現,在經營層麵,盡管行業回暖苗頭已現,但力度依然難如資本市場預期。  其中,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主導產品,4月以來銷量同比增幅較大;挖機下滑速度有所放緩;但裝載機壓路機等非主導產品銷量繼續下滑。  “此次政策信號是穩增長而非刺激經濟快速複蘇,與4萬億不可同日而語,對工程機械更多是短期利好。”銀河證券研究員邱世梁話鋒一轉,“不過這可以促使工程機械企業加速調整戰略,完成產業升級和海外布局。”  短期回暖?  “數據慘不忍睹,行業寒意森森。”在概括今年1-3月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狀況時,湖南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用了這樣的詞語形容。  行業統計顯示,2012年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130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近6%,環比降幅達11%;行業利潤總額近130億元,同比下跌31億元,環比下跌12億元。  “去年四季度反彈較快,但並非得益於供需關係改善,而緣於廠家采取了激烈銷售手段,因此進入今年一季度,行業開始快速下跌。”方正證券(601901)研究員李儉儉分析。  就在市場預期普遍悲觀,下滑之勢卻在二季度開始放緩。  申柯透露,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4-5月銷量同比增幅超40%,建築起重機同比增幅超20%;三一重工總裁助理何發良稱,4-5月,公司混凝土機械銷量同比增幅約為25%,挖機銷量同比微增5%。  行業閃現回暖苗頭,源於近期政策利好頻繁。5月以來,國家釋放加大基建投資的信號,高鐵、水利、保障房成為政策扶持重點,與之關係密切的工程機械也率先受益。  不過,在申柯看來,政策利好往往有兩三個月的滯後期,實際效果可能要到今年8月以後才能呈現,“二季度的回暖是季節性回暖,它本來就是傳統旺季”。  “政策更多的是鼓舞信心。”何發良亦認為,目前經濟形勢並無根本性好轉,對工程機械拉動最大的房地產調控仍未放鬆,因此政策利好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的更多是短期效果。  行業分化加劇  工程機械複蘇曙光初現,帶動行業重新洗牌,加之政策影響的發酵,“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行業分化格局亦在加速醞釀。  記者獲悉,三一重工二季度預計營收同比增幅可望超20%,對此,何發良解釋,是由於公司2011年二季度銷量同比下滑幅度較大,營收基數較小,導致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長。  其中混凝土機械為龍頭公司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聯重科高管向記者透露,2012年1-6月,混凝土機械同比增幅將超過40%;而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1-5月也有望錄得超過30%的同比增幅。  “龍頭公司多以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為主導,中西部投資及三四線城市建設的替代需求,是龍頭公司持續發力的增量空間所在。”邱世梁分析。  而龍頭公司之外的公司則是另一番景象。  以山河智能(002097)(002097.SZ)為例,由於其產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不高、毛利率較低的小型挖機領域,因此業績較行業龍頭不可同日而語。  財報顯示,2012年1-3月,山河智能營收5.85億元,淨利潤1421萬元,同比分別暴跌30.15%、78.9%。而且這種大幅下滑可能在二季度延續。  而主營推土機、攤鋪機等非主導產品的山推股份(000680)(000680.SZ)、星ST建機(600984)(600984.SH),今年一季度分別實現淨利潤5015萬元、-1599萬元,同比分別下跌84%、33.8%。  行業分化還體現在子產品銷量的冷暖不均上。前述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等,因與保障住房、鐵路、水利投資關聯度較高,銷量增速較大。  “特別是50米以上的長臂架混凝土泵車,目前在三四線城市銷量增幅較大,主要是很多施工企業看到了未來的市場空間。”申柯透露。  而推土機、叉車、平地機等非主導產品,受市場需求萎縮影響,1-5月銷量普遍大幅下滑。如山推股份,2012年一季度推土機銷售1700餘台,同比下滑49.12%。  國際化“加速跑”  等待國內市場複蘇的同時,A股工程機械龍頭國際化擴張亦開始“加速跑”。  2010年12月,中聯重科率先完成H股上市,募資總額近150億港元。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也在2011年8月、9月分別披露H股融資計劃,其中徐工機械擬發行5.93億股H股,募資約為15億-20億美元。三一重工擬發行不超過15.41億股H股,預計募集資金超200億港元。  相應的海外並購也在不斷發生。中聯重科2008年6月收購國際混凝土機械巨頭CIFA,時至今日,收購協同效應已初步凸顯;2011年1月,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德國出資3.24億歐元,收購混凝土機械龍頭普茨邁斯特90%股權;而徐工機械也正洽談並購歐洲老牌混凝土龍頭施魏因公司。  “收購不僅是資產體量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國內龍頭可以將資金、人力、市場優勢與跨國龍頭的高端技術、全球營銷網絡優勢互補,加速搶占國際市場份額。”邱世梁分析。  而與此同時,各大公司也擲重金至海外市場。中聯重科H股融資有28%(38.23億港元)用於在海外開展業務,另外還有約10%(13.67億港元)用於補充海外業務營運資金。“市場需求確實有反彈,不過力度不大,更多的是季節性原因。”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董秘申柯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  2012年二季度,隨著保增長的政策基調漸起,一度被市場冷落的工程機械看多聲漸起。雖然這幾日受大盤影響股價有所回落,但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中聯重科、徐工機械(000425)(000425.SZ)等股價自4月起已有一波反彈,在5月底三一重工等股價甚至創出年內新高。  這是曇花一現的政策短暫刺激,還是行業基本麵已逐步向好?記者調查發現,在經營層麵,盡管行業回暖苗頭已現,但力度依然難如資本市場預期。  其中,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主導產品,4月以來銷量同比增幅較大;挖機下滑速度有所放緩;但裝載機、壓路機等非主導產品銷量繼續下滑。  “此次政策信號是穩增長而非刺激經濟快速複蘇,與4萬億不可同日而語,對工程機械更多是短期利好。”銀河證券研究員邱世梁話鋒一轉,“不過這可以促使工程機械企業加速調整戰略,完成產業升級和海外布局。”  短期回暖?  “數據慘不忍睹,行業寒意森森。”在概括今年1-3月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狀況時,湖南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用了這樣的詞語形容。  行業統計顯示,2012年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130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近6%,環比降幅達11%;行業利潤總額近130億元,同比下跌31億元,環比下跌12億元。  “去年四季度反彈較快,但並非得益於供需關係改善,而緣於廠家采取了激烈銷售手段,因此進入今年一季度,行業開始快速下跌。”方正證券(601901)研究員李儉儉分析。  就在市場預期普遍悲觀,下滑之勢卻在二季度開始放緩。  申柯透露,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4-5月銷量同比增幅超40%,建築起重機同比增幅超20%;三一重工總裁助理何發良稱,4-5月,公司混凝土機械銷量同比增幅約為25%,挖機銷量同比微增5%。  行業閃現回暖苗頭,源於近期政策利好頻繁。5月以來,國家釋放加大基建投資的信號,高鐵、水利、保障房成為政策扶持重點,與之關係密切的工程機械也率先受益。  不過,在申柯看來,政策利好往往有兩三個月的滯後期,實際效果可能要到今年8月以後才能呈現,“二季度的回暖是季節性回暖,它本來就是傳統旺季”。  “政策更多的是鼓舞信心。”何發良亦認為,目前經濟形勢並無根本性好轉,對工程機械拉動最大的房地產調控仍未放鬆,因此政策利好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的更多是短期效果。  行業分化加劇  工程機械複蘇曙光初現,帶動行業重新洗牌,加之政策影響的發酵,“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行業分化格局亦在加速醞釀。  記者獲悉,三一重工二季度預計營收同比增幅可望超20%,對此,何發良解釋,是由於公司2011年二季度銷量同比下滑幅度較大,營收基數較小,導致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長。  其中混凝土機械為龍頭公司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聯重科高管向記者透露,2012年1-6月,混凝土機械同比增幅將超過40%;而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1-5月也有望錄得超過30%的同比增幅。  “龍頭公司多以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為主導,中西部投資及三四線城市建設的替代需求,是龍頭公司持續發力的增量空間所在。”邱世梁分析。  而龍頭公司之外的公司則是另一番景象。  以山河智能(002097)(002097.SZ)為例,由於其產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不高、毛利率較低的小型挖機領域,因此業績較行業龍頭不可同日而語。  財報顯示,2012年1-3月,山河智能營收5.85億元,淨利潤1421萬元,同比分別暴跌30.15%、78.9%。而且這種大幅下滑可能在二季度延續。  而主營推土機、攤鋪機等非主導產品的山推股份(000680)(000680.SZ)、星ST建機(600984)(600984.SH),今年一季度分別實現淨利潤5015萬元、-1599萬元,同比分別下跌84%、33.8%。  行業分化還體現在子產品銷量的冷暖不均上。前述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等,因與保障住房、鐵路、水利投資關聯度較高,銷量增速較大。  “特別是50米以上的長臂架混凝土泵車,目前在三四線城市銷量增幅較大,主要是很多施工企業看到了未來的市場空間。”申柯透露。  而推土機、叉車、平地機等非主導產品,受市場需求萎縮影響,1-5月銷量普遍大幅下滑。如山推股份,2012年一季度推土機銷售1700餘台,同比下滑49.12%。  國際化“加速跑”  等待國內市場複蘇的同時,A股工程機械龍頭國際化擴張亦開始“加速跑”。  2010年12月,中聯重科率先完成H股上市,募資總額近150億港元。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也在2011年8月、9月分別披露H股融資計劃,其中徐工機械擬發行5.93億股H股,募資約為15億-20億美元。三一重工擬發行不超過15.41億股H股,預計募集資金超200億港元。  相應的海外並購也在不斷發生。中聯重科2008年6月收購國際混凝土機械巨頭CIFA,時至今日,收購協同效應已初步凸顯;2011年1月,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德國出資3.24億歐元,收購混凝土機械龍頭普茨邁斯特90%股權;而徐工機械也正洽談並購歐洲老牌混凝土龍頭施魏因公司。  “收購不僅是資產體量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國內龍頭可以將資金、人力、市場優勢與跨國龍頭的高端技術、全球營銷網絡優勢互補,加速搶占國際市場份額。”邱世梁分析。  而與此同時,各大公司也擲重金至海外市場。中聯重科H股融資有28%(38.23億港元)用於在海外開展業務,另外還有約10%(13.67億港元)用於補充海外業務營運資金。 

 

 

 

 

 

 

 

 

 

 

 

 

 

 

 

 

 

 

 

 

 

 

 

 

 

 

 

 

 

 


“市場需求確實有反彈,不過力度不大,更多的是季節性原因。”中聯重科(000157)(000157.SZ)董秘申柯語氣中透著些許無奈。

  2012年二季度,隨著保增長的政策基調漸起,一度被市場冷落的工程機械看多聲漸起。雖然這幾日受大盤影響股價有所回落,但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中聯重科、徐工機械(000425)(000425.SZ)等股價自4月起已有一波反彈,在5月底三一重工等股價甚至創出年內新高。

  這是曇花一現的政策短暫刺激,還是行業基本麵已逐步向好?記者調查發現,在經營層麵,盡管行業回暖苗頭已現,但力度依然難如資本市場預期。

  其中,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主導產品,4月以來銷量同比增幅較大;挖機下滑速度有所放緩;但裝載機、壓路機等非主導產品銷量繼續下滑。

  “此次政策信號是穩增長而非刺激經濟快速複蘇,與4萬億不可同日而語,對工程機械更多是短期利好。”銀河證券研究員邱世梁話鋒一轉,“不過這可以促使工程機械企業加速調整戰略,完成產業升級和海外布局。”

  短期回暖?

  “數據慘不忍睹,行業寒意森森。”在概括今年1-3月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狀況時,湖南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用了這樣的詞語形容。

  行業統計顯示,2012年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130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近6%,環比降幅達11%;行業利潤總額近130億元,同比下跌31億元,環比下跌12億元。

  “去年四季度反彈較快,但並非得益於供需關係改善,而緣於廠家采取了激烈銷售手段,因此進入今年一季度,行業開始快速下跌。”方正證券(601901)研究員李儉儉分析。

  就在市場預期普遍悲觀,下滑之勢卻在二季度開始放緩。

  申柯透露,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4-5月銷量同比增幅超40%,建築起重機同比增幅超20%;三一重工總裁助理何發良稱,4-5月,公司混凝土機械銷量同比增幅約為25%,挖機銷量同比微增5%。

  行業閃現回暖苗頭,源於近期政策利好頻繁。5月以來,國家釋放加大基建投資的信號,高鐵、水利、保障房成為政策扶持重點,與之關係密切的工程機械也率先受益。

  不過,在申柯看來,政策利好往往有兩三個月的滯後期,實際效果可能要到今年8月以後才能呈現,“二季度的回暖是季節性回暖,它本來就是傳統旺季”。

  “政策更多的是鼓舞信心。”何發良亦認為,目前經濟形勢並無根本性好轉,對工程機械拉動最大的房地產調控仍未放鬆,因此政策利好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的更多是短期效果。

  行業分化加劇

  工程機械複蘇曙光初現,帶動行業重新洗牌,加之政策影響的發酵,“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行業分化格局亦在加速醞釀。

  記者獲悉,三一重工二季度預計營收同比增幅可望超20%,對此,何發良解釋,是由於公司2011年二季度銷量同比下滑幅度較大,營收基數較小,導致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長。

  其中混凝土機械為龍頭公司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聯重科高管向記者透露,2012年1-6月,混凝土機械同比增幅將超過40%;而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1-5月也有望錄得超過30%的同比增幅。

  “龍頭公司多以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為主導,中西部投資及三四線城市建設的替代需求,是龍頭公司持續發力的增量空間所在。”邱世梁分析。

  而龍頭公司之外的公司則是另一番景象。

  以山河智能(002097)(002097.SZ)為例,由於其產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不高、毛利率較低的小型挖機領域,因此業績較行業龍頭不可同日而語。

  財報顯示,2012年1-3月,山河智能營收5.85億元,淨利潤1421萬元,同比分別暴跌30.15%、78.9%。而且這種大幅下滑可能在二季度延續。

  而主營推土機、攤鋪機等非主導產品的山推股份(000680)(000680.SZ)、星ST建機(600984)(600984.SH),今年一季度分別實現淨利潤5015萬元、-1599萬元,同比分別下跌84%、33.8%。

  行業分化還體現在子產品銷量的冷暖不均上。前述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等,因與保障住房、鐵路、水利投資關聯度較高,銷量增速較大。

  “特別是50米以上的長臂架混凝土泵車,目前在三四線城市銷量增幅較大,主要是很多施工企業看到了未來的市場空間。”申柯透露。

  而推土機、叉車、平地機等非主導產品,受市場需求萎縮影響,1-5月銷量普遍大幅下滑。如山推股份,2012年一季度推土機銷售1700餘台,同比下滑49.12%。

  國際化“加速跑”

  等待國內市場複蘇的同時,A股工程機械龍頭國際化擴張亦開始“加速跑”。

  2010年12月,中聯重科率先完成H股上市,募資總額近150億港元。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也在2011年8月、9月分別披露H股融資計劃,其中徐工機械擬發行5.93億股H股,募資約為15億-20億美元。三一重工擬發行不超過15.41億股H股,預計募集資金超200億港元。

  相應的海外並購也在不斷發生。中聯重科2008年6月收購國際混凝土機械巨頭CIFA,時至今日,收購協同效應已初步凸顯;2011年1月,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德國出資3.24億歐元,收購混凝土機械龍頭普茨邁斯特90%股權;而徐工機械也正洽談並購歐洲老牌混凝土龍頭施魏因公司。

  “收購不僅是資產體量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國內龍頭可以將資金、人力、市場優勢與跨國龍頭的高端技術、全球營銷網絡優勢互補,加速搶占國際市場份額。”邱世梁分析。

  而與此同時,各大公司也擲重金至海外市場。中聯重科H股融資有28%(38.23億港元)用於在海外開展業務,另外還有約10%(13.67億港元)用於補充海外業務營運資金。
  而與此同時,各大公司也擲重金至海外市場。中聯重科H股融資有28%(38.23億港元)用於在海外開展業務,另外還有約10%(13.67億港元)用於補充海外業務營運資金。  “收購不僅是資產體量的擴大,更重要的是,國內龍頭可以將資金、人力、市場優勢與跨國龍頭的高端技術、全球營銷網絡優勢互補,加速搶占國際市場份額。”邱世梁分析。  相應的海外並購也在不斷發生。中聯重科2008年6月收購國際混凝土機械巨頭CIFA,時至今日,收購協同效應已初步凸顯;2011年1月,三一重工子公司三一德國出資3.24億歐元,收購混凝土機械龍頭普茨邁斯特90%股權;而徐工機械也正洽談並購歐洲老牌混凝土龍頭施魏因公司。  2010年12月,中聯重科率先完成H股上市,募資總額近150億港元。徐工機械和三一重工也在2011年8月、9月分別披露H股融資計劃,其中徐工機械擬發行5.93億股H股,募資約為15億-20億美元。三一重工擬發行不超過15.41億股H股,預計募集資金超200億港元。  等待國內市場複蘇的同時,A股工程機械龍頭國際化擴張亦開始“加速跑”。  國際化“加速跑”  而推土機、叉車、平地機等非主導產品,受市場需求萎縮影響,1-5月銷量普遍大幅下滑。如山推股份,2012年一季度推土機銷售1700餘台,同比下滑49.12%。  “特別是50米以上的長臂架混凝土泵車,目前在三四線城市銷量增幅較大,主要是很多施工企業看到了未來的市場空間。”申柯透露。  行業分化還體現在子產品銷量的冷暖不均上。前述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等,因與保障住房、鐵路、水利投資關聯度較高,銷量增速較大。  而主營推土機、攤鋪機等非主導產品的山推股份(000680)(000680.SZ)、星ST建機(600984)(600984.SH),今年一季度分別實現淨利潤5015萬元、-1599萬元,同比分別下跌84%、33.8%。  財報顯示,2012年1-3月,山河智能營收5.85億元,淨利潤1421萬元,同比分別暴跌30.15%、78.9%。而且這種大幅下滑可能在二季度延續。  以山河智能(002097)(002097.SZ)為例,由於其產品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不高、毛利率較低的小型挖機領域,因此業績較行業龍頭不可同日而語。  而龍頭公司之外的公司則是另一番景象。  “龍頭公司多以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為主導,中西部投資及三四線城市建設的替代需求,是龍頭公司持續發力的增量空間所在。”邱世梁分析。  其中混凝土機械為龍頭公司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聯重科高管向記者透露,2012年1-6月,混凝土機械同比增幅將超過40%;而三一重工混凝土機械1-5月也有望錄得超過30%的同比增幅。  記者獲悉,三一重工二季度預計營收同比增幅可望超20%,對此,何發良解釋,是由於公司2011年二季度銷量同比下滑幅度較大,營收基數較小,導致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長。  工程機械複蘇曙光初現,帶動行業重新洗牌,加之政策影響的發酵,“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行業分化格局亦在加速醞釀。  行業分化加劇  “政策更多的是鼓舞信心。”何發良亦認為,目前經濟形勢並無根本性好轉,對工程機械拉動最大的房地產調控仍未放鬆,因此政策利好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的更多是短期效果。  不過,在申柯看來,政策利好往往有兩三個月的滯後期,實際效果可能要到今年8月以後才能呈現,“二季度的回暖是季節性回暖,它本來就是傳統旺季”。  行業閃現回暖苗頭,源於近期政策利好頻繁。5月以來,國家釋放加大基建投資的信號,高鐵、水利、保障房成為政策扶持重點,與之關係密切的工程機械也率先受益。  申柯透露,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4-5月銷量同比增幅超40%,建築起重機同比增幅超20%;三一重工總裁助理何發良稱,4-5月,公司混凝土機械銷量同比增幅約為25%,挖機銷量同比微增5%。  就在市場預期普遍悲觀,下滑之勢卻在二季度開始放緩。  “去年四季度反彈較快,但並非得益於供需關係改善,而緣於廠家采取了激烈銷售手段,因此進入今年一季度,行業開始快速下跌。”方正證券(601901)研究員李儉儉分析。  行業統計顯示,2012年一季度,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130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近6%,環比降幅達11%;行業利潤總額近130億元,同比下跌31億元,環比下跌12億元。  “數據慘不忍睹,行業寒意森森。”在概括今年1-3月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狀況時,湖南一家上市公司高管用了這樣的詞語形容。  短期回暖?  “此次政策信號是穩增長而非刺激經濟快速複蘇,與4萬億不可同日而語,對工程機械更多是短期利好。”銀河證券研究員邱世梁話鋒一轉,“不過這可以促使工程機械企業加速調整戰略,完成產業升級和海外布局。”  其中,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主導產品,4月以來銷量同比增幅較大;挖機下滑速度有所放緩;但裝載機、壓路機等非主導產品銷量繼續下滑。  這是曇花一現的政策短暫刺激,還是行業基本麵已逐步向好?記者調查發現,在經營層麵,盡管行業回暖苗頭已現,但力度依然難如資本市場預期。  2012年二季度,隨著保增長的政策基調漸起,一度被市場冷落的工程機械看多聲漸起。雖然這幾日受大盤影響股價有所回落,但三一重工(600031)(600031.SH)、中聯重科、徐工機械(000425)(000425.SZ)等股價自4月起已有一波反彈,在5月底三一重工等股價甚至創出年內新高。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江蘇意瑪攜產品亮相俄羅斯國際工程機械展 江蘇意瑪攜產品亮相俄羅斯國際工程機械展
徐工60台徐工混凝土泵車發往委內瑞拉 徐工60台徐工混凝土泵車發往委內瑞拉
山東臨工高調亮相2012巴西M&T展覽會 山東臨工高調亮相2012巴西M&T展覽會
山河礦裝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現場技術檢驗成功 山河礦裝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現場技術檢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