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國路麵機械網 | 資訊中心 > 行業分析 > 正文

凝聚產業力量 泵業技術創新聯盟呼之欲出

2012-06-08 10:00:43   來源: 中國路麵機械網
導讀:2012年以來,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形勢。前三個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8435.5億元,同比增長11.09%。其增長速度大幅回...

2012年以來,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出現了新的形勢。前三個月,全國機械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8435.5億元,同比增長11.09%。其增長速度大幅回落,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幅度近20個百分點。泵及真空設備雖然好於機械工業水平,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20.3%,但同比增速仍然較去年同期回落12.4個百分點。

在新的環境和形勢下,泵業製造企業將采取何種應對措施?為數眾多的泵企該如何提高產品競爭力?5月,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泵業分會在安徽召開了2012年技術創新大會,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隋永濱、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雨豹以及200多名會員匯聚一堂,討論了電力、石化、煤炭、冶金等幾大行業對泵產品的需求,並為“十二五”泵行業的發展規劃建言獻策。值得一提的是,泵業分會建立技術創新聯盟的倡議,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響應。自主創新—聯合創新,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建立技術創新聯盟迫在眉睫!”5月在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泵業分會舉辦的2012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泵業分會秘書長李玉坤在大會上發出了這樣的呼聲。

行業進步

近兩年,在國家重大裝備項目需求的帶動下,我國泵行業在技術、產品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技術含量較高的核電用泵情況來看,開發了一係列新產品,填補了國內重大項目用泵的空白。目前,二代改進技術所用核二級泵、核三級泵已全部研發完成,並通過國家相關部門鑒定。國內生產核二、三級泵均有依托項目。安全殼噴淋泵、低壓安注泵、上充泵、設備冷卻水泵、常規島蝸殼式海水循環泵、凝結水泵均已批量生產。

“除主泵還需與國外合作製造外,核二級泵、三級泵等已實現國產化,核級泵的國產化率目前已經提高到60%。”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隋永濱介紹說。

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利用近三年時間,投資8.5億元打造了世界一流的核泵生產製造基地,建成了2.4萬平方米的機加車間。而且經過四年時間,相繼研製成功了核二級安全殼噴淋泵、餘熱排出泵、電動輔助給水泵、低壓安注泵、上允泵和核三級設備冷卻水泵、重要廠用水泵。現在,除上允泵、常規島主給水泵沒有訂單外,所研製的核二級泵、核三級泵均有合同訂單。

上海凱泉泵業有限公司為了開發火電、核電用泵,投資4億多元,建設了重型裝配車間,建成核二級泵冷、熱衝擊及性能試驗台。今年2月,凱泉泵業通過了國家RNS150-560型第三代核技術AP1000餘熱排出泵樣機的鑒定。現在公司為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核電站配套的安全殼噴淋泵、餘熱排出泵、消防泵、重要廠用水泵、設冷泵(單吸、雙吸兩種)、常規島凝結水泵已完成樣機試製,低壓安注泵也完成模型試驗。

另外,火力發電用泵的製造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截至目前,國內350MW超臨界機組鍋爐給水泵芯包已實現全部國產化。600MW超臨界機組中50%左右采用了國產芯包,並且國產化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當前,國內隻有10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鍋爐給水泵芯包全部采用進口產品。

技術缺失

另一方麵,我國仍然有相當的泵產品依賴進口。以石化泵為例,還有很多泵產品遠遠滿足不了石化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在石油冶煉裝置上,大功率磁力泵、屏蔽泵,減壓塔底、加氫裝置大功率高壓液力透平都需要進口。在化工方麵,雖然80%以上化工用泵國內能夠生產,但由於國內材料滿足不了低溫要求,在一些裝置上使用的低溫泵、超低溫泵100%為進口;大功率的磁力泵、高速切線泵主要依賴進口。

此外,液化天然氣(LNG)輸送采用的低溫泵,目前全部是進口。油氣混輸用多相泵,90%以上采用進口產品。煤化工中高壓水煤漿輸送用的隔膜泵,80%以上采用進口產品。

“對於大多數的國內泵企來說,在產品研發方麵,還停留在仿製測繪階段。”中石化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副總工程師楊成炯表示。

的確,目前泵業行業普遍的情況是,缺乏基礎研究,許多泵廠不設專門研發機構,缺乏原始創新。令人遺憾的是,國內上萬家水泵製造廠家,竟然沒有一個為行業技術服務的專門研究機構。水力模型設計、泵結構設計、材料選擇等方麵還主要是依靠相互測繪仿製的手段,消化吸收國外水泵產品還處於類比階段。按照國家要求,企業每年科研費用的投入至少要達到銷售額的3%~5%,但目前行業內企業,每年科研經費投入能夠達到3%的隻有很少的幾家。

當然有些企業也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科研平台。

上海凱泉作為行業內連續八年的銷售冠軍,2011年銷售額達到28億元。他們十分重視科研工作,2010~2012年,公司投資研發經費達6.5億元。其中投入3500萬元建設了3個基礎研究室,包括與浙江大學聯合成立的高速轉子動力學實驗室,以獲取測試泵產品在運行中的一些力學數據。另外,還有水力模型研究室、材料應用研究室。一些中小企業也在積極運作,如安徽三聯泵業成立了安徽省惟一一家特種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公司還建立了安徽省省級博士後工作站。

建立技術聯盟

從我國泵行業的技術發展道路來看,走過了自行研製、技術模仿、獨立作戰等幾個階段。

自行研製階段。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行業技術開發主要依靠泵行業主導廠自行開發產品和泵行業相對獨立的研究所來做技術支撐。此後,我國開始大規模引進國外技術。如沈陽水泵廠引進德國KSB鍋爐給水泵製造技術,從日本茌原公司引進立式斜流泵製造技術,從美國BJ公司引進化工流程泵製造技術,從英國M+P公司引進海上油田泵製造技術,還有大耐泵業有限公司引進蘇爾壽化工泵生產技術等。

這些技術的引進,推動了我國泵行業技術發展,但另一方麵,由於在引進國外技術的發展道路上,真正消化吸收較少,缺乏自主創新。特別是國家職能機構改革,行業研究所劃歸企業管理之後,由於研究所沒有為行業服務的職能,再加上科研經費缺乏,科研創新開展困難。

我國泵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他們並不具備建立科研中心的實力,蘭州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李仁年在發言中倡議:“建立一個為整個泵行業服務特別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研究機構,成立一個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技術聯盟勢在必行。”“依靠一家企業的力量,攻克某一領域的技術難題,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如果集合行業的優勢,針對某一個領域的市場需求,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集合各家的資源,聯手攻關,要實現某一產品、技術上的突破,則是完全有可能的。”李仁年表示。

李玉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水泵製造企業90%以上規模小、自有資金有限、無力做大突破性開發項目等特點,政府應鼓勵企業合作、合並與兼並,不斷提高企業的科研開發規模。一方麵,要組織同行業企業通過多種形式擴大規模、多方合作搞技術創新;另一方麵,要積極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以技術入股的形式與企業聯合開發應用新技術,並充分發揮各自在人才、設備和資金上的優勢,以實現科研與開發的規模經濟。“我們正在提出建立申請,並提請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今年分會的一大重要任務,就是建立技術聯盟。”李玉坤進一步表示。

“十二五”五大行業的用泵需求

電力行業:電力用泵市場將會呈現一個穩步的增長勢頭。火電將以60萬~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為主打機型,重點發展高效清潔發電機組。超超臨界火力發電,需設備進一步向高參數、大流量、低汙染和多品種發展,每套機組需各類泵產品120台(套)。核電要新建60萬~100萬千瓦核電機組約60套以上,每套60萬~100萬千瓦核電機組需各種泵約400多台(套),總計需要24000台(套)泵類產品。

石化行業:“十二五”期間,石化行業將新增100萬噸鉀肥產能,力爭在境外建成100萬噸氯化鉀生產基地。同時,逐漸形成七大乙烯生產基地。每建設一套100萬噸/年乙烯裝置總投資200億元人民幣,設備費用占50%。依此估算,全國石化行業今後平均每年用於石化裝置的固定資產投資約1000億元人民幣,設備投資按總投資的40%計算,投資可達400億元人民幣,這些給泵企提供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煤炭行業:我國已規劃並著手建設國有大型礦井182處,其中1000萬噸級/年的高產、高效礦井將要建20處以上。國家要重點發展800萬~1000萬噸/年井下厚煤層綜采成套設備,我國煤礦機械裝備將向大型化、自動化和高可靠性方麵發展。需要提供高效節能、性能可靠的固液混合物輸送泵、礦井排水泵、汙水離心泵、多級離心泵、潛水泵等。

冶金行業:“十二五”期間,國內將新增鋼鐵產量為15000萬噸,同時將開展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汙染的全行業整體技術改造。這就意味著要求水泵製造企業不斷開發新產品和節能產品,提高產品的技術等級水平。

環保行業:目前現役7.07億千瓦火電機組中,將有94%、80%和90%的機組需分別進行除塵器、脫硫和脫硝改造,改造費用共約2000億~2500億元,為泵企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於 慧)

二鏈接

中國水泵“十二五”自主創新目標

未來幾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運轉高效、支撐有力的國家水泵製造技術創新體係。開發投入占水泵製造業GDP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水泵製造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具體的目標包括:

清潔高效發電技術裝備。需要製造出核電主泵、上允泵、安全可噴淋泵、餘熱排出泵、低壓安注泵、電動輔助給水泵、汽動輔助給水泵、高壓安全注水泵、硼酸泵、主鍋爐給水泵、海水循環泵、計算泵等5000~10000台。

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國家已批準並正在建設的內蒙古自治區神華500萬噸/年煤製油項目,目前大型加氫反應器已經國產化,流程中一些高壓泵閥機組等要繼續研製。需要加快研製加氫泵、往複泵、螺杆泵、旋渦泵、稠油泵和輸油管線泵等急需的泵類產品。

大型薄板冷熱連軋成套設備及塗層加工成套設備。國家擬通過裝備製造業與冶金用戶聯合攻關,提高成套設備製造水平。水泵製造業要研發出高質量的高壓除磷泵、注水泵、循環泵、雜質泵等產品,以提高泵行業的配套能力和配套等級。

千萬噸級煤礦井下綜合采掘、提升和洗選設備、大型露天礦設備。按照國家煤炭行業“十二五”和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要建設和改造120座礦井,需要綜合采掘設備200餘套。擬通過技術攻關製造大型綜采、提升、洗選設備以及薄煤層采掘設備。這就需要製造出耐磨損、無堵塞、高質量、長壽命的固液混合物輸送泵,礦井排水泵,汙水離心泵,單級、雙級離心泵,潛水泵及備件備品等2萬台套。

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裝備、30萬噸礦石和原油運輸船、8000~10000標箱集裝箱等大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設備。這些重點項目需要泵製造企業配套推進器,螺杆泵、屏蔽泵、潛油泵、采油平台注水泵等大批配套產品。

大型環保設備及資源綜合利用設備。國家將投入巨額環保資金新建2800萬噸城市汙水處理能力,同時每年將新建城市汙水處理廠100~130座,各類工業廢水處理設施1000~1200座,需改擴建自來水工程20個。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江蘇意瑪攜產品亮相俄羅斯國際工程機械展 江蘇意瑪攜產品亮相俄羅斯國際工程機械展
徐工60台徐工混凝土泵車發往委內瑞拉 徐工60台徐工混凝土泵車發往委內瑞拉
山東臨工高調亮相2012巴西M&T展覽會 山東臨工高調亮相2012巴西M&T展覽會
山河礦裝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現場技術檢驗成功 山河礦裝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現場技術檢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