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程機械發展曆史的借鑒:日本工程機械行業經曆了“進口替代”—“出口拓展”—“供應全球”三個階段。在“進口替代”階段,日本工程機械出貨值增長了16倍,複合增長率為16.6%,後兩個階段放緩至4.5%和-1.6%。在快速增長時期,日本國內房地產和基建的大量投資創造了旺盛的需求;工程機械行業十分注重行業技術創新和效率提升;政府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成長動力仍在,但驅動力減弱,增速高峰期或已過去。我們總結拉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高增長的三大驅動力是:城鎮化帶來的投資快速增長、進口替代、金融杠杆的運用。我國城鎮化還未結束,挖掘機進口替代還有空間,對工程機械的促進作用仍在。但是,城鎮化提升的斜率已趨於平緩,除挖掘機外的其他工程機械產品的進口替代已基本完成,進口替代的空間在縮小;以銀行按揭和融資租賃為主的金融工具已經在銷售中普遍運用,對客戶數量增加的效應在減弱。工程機械對經濟周期更加敏感,行業波動加劇。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處於“進口替代”末期、“出口拓展”初期。中國工程機械過去十餘年所處的環境與日本工程機械60~70年代有許多相似之處。
目前中國已經處於“進口替代”的末期: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國內需求下滑,出口不斷增長,優勢企業積極進行海外布局。
提升技術研發能力,促進產業升級是新時期的必然選擇。進入“海外拓展”階段,中國工程機械將麵臨日本當年不曾遇到的問題:1、哪裏去找中國這麽大的市場?2、“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成本優勢減弱;3、技術研發水平與國外差距大,核心零部件研發能力缺失。我們認為,中國工程機械拚“量”的時代已經終結,轉向產品品質的提升,這不單是企業意願,更是曆史的選擇,隻有掌握核心技術,超越國際領先水平的公司才能生存。
維持工程機械行業“中性”的投資評級。我們認為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產品線豐富、高端產品占比高,技術研發能力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的企業有望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