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2015年,集團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其中海外銷售收入達到三分之一,衝刺世界500強。”6月18日,在山東重工集團海外戰略代理商會議上,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譚旭光顯得信心滿滿。
在當天的會議上,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的近200名代理商參加本次大會。這一天,也恰逢山東重工集團成立3周年紀念日,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為加快國際化步伐,山東重工集團決定,把每年的6月18日(集團成立紀念日)定為山東重工集團國際化日,這也標誌著山東重工集團,“走國際化道路,衝擊世界500強”的奮鬥目標進一步推進。
據悉,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6月18日,是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推動下,由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和山東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集團資產總額940億元,現有6家權屬公司,4家上市公司,5支股票。分別為:濰柴動力2338HK/000338SZ,濰柴重機000880SZ,亞星客車600213SH和山推股份000680SZ。這其中,濰柴大功率高速發動機、山推推土機、法士特重型變速器年產銷量均為全球第一位。2011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225億元,實現利潤總額86億元,成為我國裝備製造業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並在全球擁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集團之一。
“山東重工集團針對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在一般貿易的基礎上,大膽實施製造轉移和海外建廠。尤其是在條件比較成熟的東歐、東南亞、南亞、南美等地區先行研究建立海外工廠,實施技術輸出、製造轉移、獨立建廠。集團計劃到2015年建成5—10個海外工廠,實現全球化製造基地的重大突破,實現生產製造本土化,並依托製造基地,建立完善的配件中心和售後服務網絡。”譚旭光介紹說。
據了解,目前,山東重工集團已在俄羅斯、伊朗、越南、巴西、南非、印度等國家,建立了50多家海外辦事處、200多家維修服務中心,在150多個國家注冊了濰柴動力、山推商標,在北美、法國、意大利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
“走國際化發展道路,是山東重工集團既定的戰略方向,也是做強做大企業的必然選擇。”對於山東重工的國際化道路,譚旭光進一步介紹說,“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集團已經確定了未來國際戰略發展規劃,那就是:整合海內外各種資源,堅持貿易出口和本土化製造雙輪驅動,利用資本並購等手段,建立全球有利平衡的業務結構,在未來3—5年內,全力實現海外出口額占營業收入三分之一的目標;進一步加快全球銷售服務網絡體係建設,確保2015年集團海外辦事處達到100個、海外授權服務中心達到300家以上,服務網絡全麵覆蓋海外重點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繼續發揮北美、歐洲等現有技術、業務平台的輻射作用,尋機整合全球研發資源,推出適合當地化的係列產品線。”
最後,譚旭光介紹說,到2015年,山東重工集團要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其中海外銷售收入達到三分之一,衝刺世界500強。”的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