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齒輪箱、螺旋槳推進係統為核心的船舶黃金產業鏈。通過產業鏈的成功整合,集團各企業協同作戰,形成了獨具特色、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立潮頭,鏈合創新,中國智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市場化、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裏生存發展,並牢牢掌握技術主動權、打造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發展、做強做優、培育一流企業必須麵對的問題。
山東重工集團緊緊跟蹤世界裝備製造最新技術,共享世界先進技術資源,形成鏈合創新優勢。濰柴集團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創新理念,“引進來、走出去”,與天津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AVL公司、美國西南研究院等國內外十幾家著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構築起了產學研密切合作的技術研發平台。2003年濰柴投資1億多元與奧地利AVL公司聯合建立歐洲研發中心,借助國際最先進的技術研發平台,自主研發國Ⅲ、國Ⅳ、國Ⅴ“藍擎”發動機。濰柴集團先後在中國濰坊、重慶、上海、杭州、揚州、歐洲、北美建立了“三國七地”研發平台,新產品試驗中心建成投用。今年5月,由濰柴集團自主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柴油機高壓共軌電控係統——ECU的研製成功,標誌著國外企業在此領域的壟斷局麵被打破。
濰柴集團積極主導和參與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先後牽頭組建了“國家商用汽車動力係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商用汽車與工程機械新能源動力係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內燃機可靠性國際技術創新聯盟”,繼成功推出濰柴發動機、法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