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近日發布的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分析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或將麵臨需求不足常態化特征,經濟增速將從前些年的兩位數回落至8%左右。為此,該報告建議,應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更為廣泛的經濟領域,這是中國經濟順利實現由“起飛”到“平飛”的主要動力。
中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如今金磚國家經濟減速,除外部因素外,其自身經濟結構特別是國際收支格局的脆弱性是主因,金磚國家或將告別經濟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轉而走向中低速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並行的發展新階段。
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介紹,根據該行“中國宏觀經濟景氣預警模型”,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偏冷”和“過冷”的交界點,各項經濟指標均遠遜於市場預期。可以說,當前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形勢最為嚴峻的時期。
盡管經濟指標仍在快速滑落,但“先行指數”已經開始上行。據此判斷,二季度很可能是本輪經濟調整的“穀底”,經濟增速預期為7.6%,但從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將觸底回升,增長再次回升到8%以上,經濟實現軟著陸的可能性較大。同時,今年中國經濟仍有諸多穩定增長的因素,如宏觀政策“穩中趨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近期均有明顯放鬆,政府投資加大,戰略新興產業的崛起,以及中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等。
對於當前宏觀政策取向,中行分析認為,預計近期宏觀政策將加快放鬆步伐,但類似四萬億那樣的大力度刺激政策出台的概率很小。貨幣政策方麵,調降存準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未來一段時期降準是趨勢性的,預計下半年還會有1次~2次的降準;是否再次降息也取決於宏觀經濟金融運行狀況,從未來發展看,再次降息的可能很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則麵臨“兩難選擇”。在目前經濟超預期減速的大背景下,中行報告預測,房市調控總基調將不變,同時政策將支持住房剛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