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滬漢蓉快速通道中“承東啟西”的(武)漢宜(昌)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中國首條橫跨東中西部的鐵路大通道上海_武漢_成都快速鐵路大動脈基本打通。
漢宜鐵路由中國鐵建鐵四院勘察設計,中國鐵建十一、十二、十七局等單位施工。正線全長293.1公裏,設計時速200公裏,是一條以客運為主、兼顧貨運的鐵路。它的通車,對提升川渝東出通道運輸能力及運輸質量、促進東、中、西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升武漢城市圈經濟競爭能力及促進湖北省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鐵四院漢宜鐵路設計負責人陳厚文介紹,漢宜鐵路東連合武線,西接宜萬線,為實現滬漢蓉大通道功能匹配,設計期間加強對旅客列車設計速度、線間距、限製坡度、牽引質量等主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合理確定本線的技術標準。尤其研究確定的9‰的限製坡度方案,僅此一項就節省工程投資3.08億元。
江漢平原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為保護和節約土地資源,漢宜鐵路在走向設計上基本並行漢宜高速公路,同時與318國道、忠武輸氣管道、川氣東送管道、高壓輸變線路共用走廊。沿線是楚文化發祥地,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曆史文化名城之一,鐵四院在設計期間通過多方案比選研究,強化環境保護,保護土地資源。
漢宜鐵路穿越星羅棋布的水網區域和軟土路基地帶,正線軟土及鬆軟土地基長度高達182公裏、占線路全長的45%;膨脹(岩)土地基長度約53公裏,占線路全長的18.0%。鐵四院結合長期在中南、華東地區軟土加固積累的經驗,進行了江漢平原軟土分布及加固措施專題研究,判別了區域軟土分布及性質,合理確定了軟土工程處理措施和軟土地段橋路分界高度。針對不同的工程地質條件,采取與之相應的地基工程加固處理及邊坡防護措施,保證了鐵路路基穩定和鐵路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