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在即將開工建設的南寧城市天然氣門站的施工地——蒲廟鎮良勇村,工人們正在緊張進行施工前準備。來自中亞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經過6000多公裏的跋涉,將於今年10月底抵達南寧,屆時,南寧市民就可用上新的天然氣。同時,南寧也將擺脫因“車拉氣”而受上遊液化天然氣供氣量影響的束縛,使城市具有雙氣源,提高安全供氣可靠性。
工程開建,與上遊“接氣”
30日上午,在南寧邕寧區蒲廟鎮良勇村的門站建設現場及附近的101省道上,堆滿了長長的黑色鋼管。伴隨著火花四濺,身著紅色工作服的施工人員將鋼管焊接起來,吊車將鋼管運送到埋設地點,已經布好的長長鋼管像一條長龍,蜿蜒伸向遠方。
“南寧市天然氣高壓輸配係統項目內容主要是建設城市天然氣門站,與粵桂支線末站對接,接收上遊天然氣,項目總投資約為6億元。”南寧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寧中燃)高壓輸配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陳源解釋說,門站的主要功能則是對上遊送來的天然氣進行過濾、計量、加臭。通常情況下,每個城市設一到兩個門站。
根據管道氣源的位置和相關規劃,結合城區現有燃氣管道和場站的布局。南寧天然氣高壓輸配係統工程將在蒲廟鎮良勇村新建東門站接收西氣東輸來氣,經計量後輸至擬建的南寧高壓環網。在高壓環網上設置蒲廟、高嶺和三塘三座高中壓調壓站。
今年10月份,主體工程將建成投產。其中蒲廟站負責向南寧市東部新城區供氣、高嶺站負責向南北片區供氣、三塘站負責向東北片區供氣,工程完成將保證南寧市的天然氣需求。輸配氣能力約4.8億標準立方米/年。
根據地形量身定製管道
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建成後,將形成83公裏的高壓天然氣管道、一座門站和4座調壓站。管線途經全市5個城區,穿越邕江的大小江河10多處,穿越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高速鐵路、普通鐵路70多處,穿越各種管線等隱蔽工程上百處。
如此繁複的天然氣管道,穿路過河,又深埋地下,施工方如何確保安全,杜絕出現管道破損、天然氣泄漏事故?“我們因地製宜,選擇最佳的埋設管道方式。”陳源介紹,管道穿越大、中型河流推薦采用以非開挖穿越為主,如定向鑽穿越等,以減小對環境的影響。小型河流和溝渠推薦采用大開挖方式穿越。
當天,在施工現場,鋼管外部覆蓋了厚厚的防腐層,管壁厚度近1厘米,直徑為40厘米,管長12米左右。記者注意到,一些鋼管彎曲成不同的角度,用粉筆寫上了一些數字。工作人員解釋說,施工方按照勘測的地形,事先就從廠家定製好成型的管道,標注好序號,在施工時拚接好後可以直接埋入地下,這樣做也是盡量減小施工環節,保證施工質量。除此之外,南寧中燃還派出了專人組成的管線維護班,每天對管網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泄露等問題,會及時處理。
“萬一天然氣管道出現問題,我們的儲備依然能夠確保全市用戶5天左右的正常用氣。”陳源解釋,目前,南寧市所使用天然氣是用槽車從外省運輸進安吉和三塘兩個氣源廠,然後再由這兩個氣源廠輸入市政管網,再送到各小區。待南寧正式用上西氣後,現行的天然氣運儲方式不會完全停用,以備不時之需。
市民“不知不覺”即可換用新氣
“將目前的管道天然氣改為西氣,施工方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但都是在用戶的戶外完成的,所以對於用戶而言,他們不會感到有任何改變。陳源說,目前的管道天然氣和西氣的不同之處僅為遠程運輸方式和運輸壓力的不同,東門站和3座調壓站的設計壓力均為4兆帕,但用戶家庭使用的一般為2000帕,中燃公司將在門站、調壓站進行多次調壓,所以不會對用戶造成影響。
“可以說,市民將‘不知不覺’用上了新氣,他們無需改變任何燃氣灶具或者戶內設施。”陳源笑言,如果要說有什麽不一樣,就是市民會在購買天然氣時,覺得便宜和實惠了。“國家對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的末站定價為2.57元/立方米,就算加上管道運營費及相關費用,到時終端氣價肯定會比現在的4.6元/立方米有所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