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7月6日至7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充分發揮科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係”;7月9日,國務院印發《“十二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由此,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回顧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我國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一方麵堅持不懈地實施傳統產業升級,一方麵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進入“十二五”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被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戰略高度,國家不斷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各市場主體也搶抓機遇、各顯其能。我們期待,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發展不僅可以提高國民經濟的總體質量,也給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
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引爆下一輪產業革命
縱觀人類曆史,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推動力。近年來,美國、日本等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意圖搶占未來發展的製高點。
為了抓住此次曆史性機遇,中國也正在積極謀劃戰略新興產業的大發展。
發展步伐有條不紊
目前,我國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麵臨改善民生的艱巨任務和資源環境的巨大壓力。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自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以來,國家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致力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來臨,使得人們意識到一些傳統產業如不升級將難以維係,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必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新的引擎。
2009年2月,國務院推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力圖通過產業振興來解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大力支持新能源、生物、新材料、信息等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落實國務院部署,科技部在2009年7月份首先製定了《關於發揮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幹意見》,扶持高科技園區中的企業實施科技創新;隨後科技部等六部委又聯合發布了《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總體實施方案》,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金融支持等措施引導社會資源支持企業技術創新。2009年下半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在政府的議事日程中排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2009年9月21日至22日,國務院召開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溫家寶總理提出要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來選擇和發展新型戰略性產業。
為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我國經濟順利轉型,發改委和財政部於2009年10月底資助創辦了第一批規模高達92億元創投資金。當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 、銀監會 、證監會和保監會也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製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希望通過金融政策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壓縮傳統產業過剩產能。
2010年全國“兩會 ”上,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熱點議題,代表委員們提交了多個關於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議案和提案。溫家寶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製造業,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重大決策,或帶來未來十年的黃金發展期。
2011年,中央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2011年11月28日,工信部出台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打造10個產業聚集區,扶持100家骨幹企業,推進9個領域的示範工程。
2012年7月9日,國務院向全國印發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將新興產業鎖定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
從2009年戰略新興產業概念的提出,到《國務院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這一綱領性文件出台,再到近日國務院推出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曆經時間不足3年,可見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視程度。
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了財稅、投融資、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人才、市場環境培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境改革等方麵的政策措施。
2012年中央財政安排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0億元,安排產業技術研發資金約40億元,重點支持新興產業技術升級改造。
按照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將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到2020年,有望達到15%,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先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