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裝備製造業增速最快
三一重工敢與國際巨頭爭高下
7月9日,國務院印發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 “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的相關部署進一步細化。
按照規劃,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銷售收入將由2010 年的1.6萬億元增加至2015 年的6萬億元以上,5 年平均增長率達30.26%,在公布的細分行業中增速最高、規模最大。
裝備製造業橫跨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大領域,被譽為“工業母機”,是製造業的基石。工業現代化所需的各類裝備和設施都離不開高檔加工中心和基礎製造裝備,其性能、質量和擁有量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一些重要基礎戰略產業的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作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一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可謂是高歌猛進。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 、徐工集團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正在全球範圍內大舉攻城略地。而支持這些擴張行動的,既有資本,更有技術。
2011年9月19日,世界最長臂架泵車在長沙亮相。這款長臂架泵車由三一重工自主研發,臂長達86米,至此,三一重工已經第三次刷新自己曾分別於2007年和2009年創下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泵車的問世不僅意味著三一重工打破了進口底盤對長臂架泵車市場的壟斷,更標誌著三一重工在混凝土泵車領域成為全球領跑者。
今年7月6日至7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在京舉行。會議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係,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9家單位作典型發言,其中,三一重工是唯一的企業代表,也是唯一的民營企業代表。公司執行總裁、首席專家易小剛以《自主創新助推民族工程機械振興》為題介紹了三一重工的經驗。
技術創新的溢價也讓三一有足夠的資本來回饋投資者。數據顯示,從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以來,從股市募集資金僅19.9億元(首次IPO募集9.34億元以及2007年定增募集10.56億元),而累計現金分紅則達37.34億元,是募集資金總額的1.88倍,為工程機械行業之最。換言之,公司從資本市場募集的資金已經成倍地以現金方式回報給股東。
新能源汽車
中國與世界“同時起跑”
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的傳統汽車工業仍然落後;然而,被公認為發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車,為我們提供了與世界同時起跑的良機。
不僅如此,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更符合我國實施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等一係列可持續性發展舉措的初衷。由此,2010年,管理層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入了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家戰略層麵的部署激發了人們開拓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熱情。一時間,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汽車、電池等企業角逐的“戰場”。
2012年7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提出我國將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
中長期發展目標是,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150瓦時/千克以上,電驅動係統功率密度達到2.5千瓦/千克以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2020年形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創新發展能力,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300瓦時/千克以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可以說,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前無古人的產業,將不得不經曆一個艱難的市場培育過程。
政策扶持效應正在逐步顯現。近日,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表示,“未來北京的電動車將使用專門的牌照號段,購買純電動車的私家車主將不必搖號。” 而前不久,工信部產業裝備司司長張相木也表示,“未來節能與新能源車型將享受車輛購置稅、消費稅和車船稅等稅費優惠”。
7月1日,繼北京、上海之後,廣州也推出汽車限購政策。對此,業界專家指出,“為完成《規劃》提出的相關中長期發展目標,各地都在不遺餘力地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創造條件”。
細細品來,《規劃》對營造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困難已盡在掌握,對推進路徑也比較清晰,即通過“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框架體係,強化財稅、技術、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力度”,為這一新興產業培育市場、營造氛圍,打牢新能源汽車駛入千家萬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