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北京樁機研究本院總體所可謂收獲頗豐——為雲貴川市場量身打造的SR280LH閃亮登場;鑽深超百米、結構更穩定、入岩能力更強的SR360Ⅲ成功下線;擁有五大技術升級優勢的入岩利器SR260R研製成功,這些成果,每一項都能成為整個樁基礎行業的創新亮點,但你能想到他們是由一個18人的團隊在一年之內交出的成績單麽?
總體所所長張世平是在北京樁機成立的那一年入司的,轉眼已十年,這名“研發老將”如此評價自己的團隊:“我們沒有什麽秘籍,隻是做到了兩點:深入一線,了解客戶真正需求;吃苦耐勞,不見成果決不放棄。”
2011年初,雲貴地區特殊地貌的樁工作業一度成為業內的難題。為解決這一問題,張世平和所裏的成員先後三次赴雲貴川地區調研,通過與客戶交流、走訪施工工地,他們了解到由於當地山區多、地質硬,旋挖鑽機在打樁時震動較大,影響了鑽機的入岩效果,且穩定性不好,鑽杆容易開裂。為此,公司提出了研發“矮胖型”入岩鑽機的理念。
客戶迫切的需求堅定了團隊研發SR280LH的決心,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到了這款在國內還沒有出現過的新產品的研發中。通過降低桅杆和整機的高度,使鑽機重心降低,從而減少機器在作業時的晃動,保證打樁時的垂直度;通過增加桅杆和底盤的重量,保證設備鑽進時的加壓力。這一“矮”一“胖”的改進,使得SR280LH的入岩能力成倍提升。
“其實我們做研發吃的苦並不少。”總體所副所長王龍剛告訴筆者。去年冬天,正值SR280LH、SR360III、SR260R新產品調試檢測階段,12月的北京溫度早已降至零下,位於城市最北端的南口產業園是北京最冷、風最大的地方。在這樣的季節,路上幾乎沒有人。但在露天調試場上,總體所的成員們為了解決技術問題,一呆就是大半天。“凍得沒有感覺了。”回想起當時的情形,王龍剛記憶猶新。
由於承擔的工作多,整體所員工的時間往往特別緊張,尤其是在項目衝刺的階段,成員們在家的時間隻能一再縮短,團隊骨幹王青峰對這一點體會頗深。“去年11月-12月,正是SR280LH調試下線的階段,我每天都要到車間跟蹤生產,隨時進行圖紙修改。”
正是憑著這樣的奮鬥激情,幾個新產品完成了最後的調試和整改,並於今年年初成功下線。SR280LH第一台樣機在北京房山工地施工,便挖出了迄今為止行業最長的2.2米岩心,並獲得集團“十大明星產品”稱號;SR360III首台成品銷至廣州,施工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