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已開始在推動經濟轉型,卻因金融危機而中斷,現在重新回到轉型的軌道上。4年前,中國經濟調整主要是幾個方麵,一是解決12個部門的產能過剩問題;二是解決工業產品的增加值低端問題。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有代價的,隻要是轉方式,就意味著對現有的經濟結構進行調整,經濟增速就會下滑。
如今,4萬億投資所造成的後遺症尚未散去,鋼鐵、工程機械、造船等行業的產能依舊過剩,再來一次大規模經濟刺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事實上,即便拋開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大勢,中國優秀製造企業靠規模製勝的時代也已走向終結。過去幾年,實業身負多座大山,而且越來越沉重。
稅收是第一道重負。如果加上各種收費,實際綜合稅負已經超過30%。沙鋼1元的利潤,就要繳3元的稅,“中國鋼鐵真正好的企業才能產生一點浮盈,多半企業產生虧損。”
再者是產能過剩。目前,麥肯錫從客戶方麵獲得反饋,企業已非單純受到國內和國際需求萎縮影響,更多是陷入產業結構性挑戰,持續的產能過剩造成很大壓力。以鋼鐵業為例,粗鋼產能已達9億噸,而需求在7億噸左右。
勞動力成本、融資成本持續增加。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勞動人口在2012年達到頂峰後將開始負增長,用工荒早已從珠三角、長三角蔓延到內地,甚至在河南、安徽等勞動力大省能看到整條街的飯店都在招收洗碗工。至於融資成本,盡管國家規定貸款利率可以下浮,可有幾個下浮的?
壓力論不過都是老調重彈,在經濟整體上行時,尚是可以平抑的成本,一旦宏觀經濟增速下降一個百分點,位於神經末梢的企業就會有刺骨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