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召開的第六屆東北亞經貿合作高層論壇上了解到,應對全球經濟日趨複雜的形勢,東北亞六國以深化合作“抱團取暖”,保持穩定發展勢頭,正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新的動力。
深化經貿合作“抱團取暖”
8月14日,中朝共同開發和共同管理羅先經濟貿易區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聯合指導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標誌著中朝“兩區一島”開發合作進入實質階段。
《中國東北地區麵向東北亞區域開放規劃綱要》獲得國務院批複,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獲批建立,東北亞各國間多、雙邊經貿合作正在深化。
今年5月,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議在北京召開,三方共同發表了聯合宣言,同意年內正式啟動自貿區談判,並簽署中日韓投資協定。如果三方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將誕生占世界20%份額的新市場。
中俄之間的經貿合作也在加速。“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對俄直接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0.3%;截至目前,中國對俄經濟總投資已達31億美元。”俄羅斯聯邦駐華商務總代表齊普拉科夫說,2011年,中國在俄羅斯貿易占比超過10%;今年前7個月,兩國間貿易額增長17.7%,達509億美元。“合作還在向投資合作、旅遊交流、教育交流等領域拓展。”他說。
互補式開發形成“一個拳頭”
“中國占蒙古國出口的90%,進口的30%。”蒙古國駐華特命全權大使策登紮布·蘇赫巴特爾說,東北亞區域具有財經、投資的大量儲備,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豐富的自然資源要素,正協調合作、彼此補充。
策登紮布·蘇赫巴特爾說,正在研究中的“亞洲超級電網”項目,將連接蒙古國、韓國、俄羅斯、中國、日本的電網,把在蒙古國生產的太陽能、風能用海底的高壓電線輸送到其他國家。
中蒙關係處於曆史最好階段,特別在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等重點領域發展較快。今年上半年,中蒙貿易額達33億美元,同比增長21%,中國對蒙古國投資總額達37億美元,多年來一直是蒙古國的重要投資國之一。
齊普拉科夫說,俄羅斯政府正在著手實施大規模的遠東地區開發項目,首先在高科技、節能,基礎交通設施、港口現代化、木材深加工以及農業項目等領域展開合作。“今年8月,俄羅斯成為WTO正式成員,將促進投資與貿易環境改善,為區域合作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他說。
朝鮮貿易省副相徐吉福說,2008年,朝鮮與俄羅斯之間進行了羅先-俄羅斯遠東地區鐵路改造工程,羅津港第三號碼頭改建工程已經動工。“項目將打通朝俄兩國經貿、交通運輸的陸上通道,打開連接亞洲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國家的國際出口通道。”他說。
東北亞各國地緣聯係緊密,資源、產業、科技、文化各具特色,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劉曉濱說,東北亞是經濟大國集中分布的區域,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具有重要影響。中國與東北亞國家經貿合作不斷加強,2010年貿易總額達到5680億美元。
開創東北亞區域合作新局麵
“東北亞經濟圈將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和新的增長動力。”韓國知識經濟部室長文在燾說,中國東北地區開發計劃、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朝鮮東海岸開發……東北亞區域合作緊鑼密鼓,正在吸引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2011年蒙古國經濟增速17.3%,國內生產總值80億美元,對外貿易總額達113億美元。”策登紮布·蘇赫巴特爾說,今年上半年蒙古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3.2%,外貿總額達到65億美元,同比增長12.5%。
文在燾說,從1992年的60億美元到2011年的220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韓國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東北亞各國間通過政策協調、經貿合作,共同應對能源危機等共性難題。
高層論壇上,與會代表、專家普遍認為,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仍是全球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據IMF預測,2012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增長率為5.6%,其中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增速將達7.3%,將是全球最快的。
“當前,世界經濟複蘇緩慢,一些國家的債務危機尚未好轉,國際貿易增速明顯回落。”商務部副部長薑增偉在論壇上說,世界經濟正處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階段。
薑增偉認為,東北亞各國針對結構性問題、貿易摩擦、物價上漲等問題應加強協調對話,共同商討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突出合作平台,推進物流合作,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