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鐵建十二局集團三公司和榆高速公路十標項目部承建的康家樓特長隧道2#斜井順利掘進到位,標誌著這項全線重點控製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康家樓特長隧道2#斜井設於線路前進方向右側,全長1013.8米,坡度為-15.75%,過程中參與主洞施工,建成後作為康家樓特長隧道左線通風斜井及緊急逃生通道。該斜井開挖斷麵達到81立方,Ⅳ、Ⅴ級圍岩占到施工線路的90%以上,隧道為水平岩層砂岩,自穩性差,湧水量大,期間共通過3次大型湧突泥,為了減少大量抽水對生態的破壞,降低施工風險,項目在施工裏程465米處選擇向線路左側繞行強富水區,隧道呈S形狀,技術含量高、工藝要求嚴、施工難度大。
自2011年4月底隧道進洞以來,他們先後克服了冬季嚴寒惡劣氣候、隧道斷麵大,地質條件差,質量及工藝要求高,工期緊,水患治理難度大等各種困難。針對斜井坡度大,台車牽引、製動操作難、安全風險大的情況,他們采用慢速卷揚機與滑輪組配合進行台車牽引,並且全程配套多項安全措施,既很好的實現了襯砌台車的移動和定位,又有效地保證了安全。2011年12月12日,2#斜井發生湧水突泥,日湧水量達到13000立方,湧出鬆散體近400立方,致使施工嚴重受阻。針對洞內湧水較大的現場情況,業主先後組織省內專家、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召開兩次“康家樓隧道1、2#斜井湧突水專題研討會”尋求破解難題的良策。最終采用“以排為主,綜合治理”的方法解決湧水問題。製定科學排水方案,合理調動機械設備,加強人員配置,采用多種措施進行處理。洞內布置多級泵站,設置多道橫向排水溝,將洞內湧水分段截流進行抽排,避免湧水全部匯到掌子麵;另外對初期支護表麵集中出水處采用注雙液漿進行堵水處理,將出水點全部截斷,減少掌子麵會水量,降低掌子麵抽排難度。經過實踐,達到了堵水有效、排水可靠、經濟合理的目的,最大程度降低湧水對為掌子麵施工的影響。
康家樓特長隧道2#斜井掘進至主洞後,將能夠開辟四個工作麵,為下一步加快主洞施工、確保工程按期完工創造了積極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