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中聯重科近兩年先後推出了全球最大履帶式起重機ZC3200NP,全球最大汽車起重機QY220等一係列產品,這是工程起重機下一步的發展趨勢嗎?
劉權:按照國際標準起重機產品分類,流動式起重機(Mobile Crane)是起重機產品家族的一個產品大類,在中國的習慣稱呼就是你所說的工程起重機,主要包括汽車起重機、全地麵起重機、輪胎式起重機、鉸接式輪胎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等產品。流動式起重機全球發展趨勢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麵:
一是大型化:隨著核電、石油化工、火力發電、冶金、風能發電等行業建設的逐步大型化,為了提高施工速度、提高設備質量,一些構件逐步用整體吊裝施工方案取代過去分段吊裝現場拚焊的施工方案,這導致一些吊裝工程需要大型起重機才能完成。
二是智能化:隨著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流動式起重機大量集成應用了先進的電子技術和信息化等控製技術,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如遠程設備監控與診斷技術、液壓係統複合傳感技術、智能安全監控係統等新技術,已經大量應用於流動式起重機產品上。中聯重科近幾年借助於承擔國家863項目《起重機安全監控及預警應用係統研製》和國家973項目《工程機械電氣係統電磁兼容關鍵技術研究》等科研項目,將其研究成果成功應用到起重機產品上,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智能化程度和施工作業安全性。
三是基於產品平台的係列化:隨著建設工程的大型化,吊裝施工工況也日趨複雜多變,不同的吊裝工況對起重機的特性要求也不同,有些吊裝施工需要起重量大,有些吊裝施工需要起升高度高,有些吊裝施工需要起重機安裝方便轉場快捷等等。基於這些不同的吊裝施工特點,歐洲起重機製造商已經實現了基於產品平台的產品係列化開發。中聯重科在兩年前已經開始了基於產品平台的係列化研究,目前在輪式起重機產品已經應用。
四是基於工法研究的工況適應性研究:針對不同行業建設工程的特點和施工工法,研製工況適應性好、結構簡單、效率高的起重機產品。中聯重科已經對石化工程、冶金工程、風電工程、核電工程、火電工程的吊裝工法進行了深入研究,陸續開發了風電履帶起重機、風電專用吊臂等工況適應性好的產品。
記者:工程起重機公司較好地承接了原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和原浦沅工程機械廠的研發長處,這使她具備那些優勢?
劉權:工程起重機公司有40多年流動式起重機研發、製造曆史,上世紀70年代初就具備汽車起重機整車和專用底盤的研發和製造能力,是中國汽車起重機行業最早具備整車和底盤綜合開發能力的企業,具備以下優勢:
一是有一支年富力強、業績優秀的研發團隊和技術管理團隊,在管理上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營造了一個融洽祥和、生機勃勃、知書達理的學術氛圍,極大地調動了研發人員科技創新激情。
二是有較好的技術傳統和技術積澱。中聯重科的母體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從上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從事流動式起重機的科研和產品開發工作,是中國第一代汽車起重機產品開發的領導者,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技術歸口研究院。中聯重科也一直秉承研究院嚴謹、務實的科研作風,通過多年的研發技術積澱,一直是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的排頭兵,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三是有一個較高的技術起點。工程起重機公司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廣泛的國際同行技術交流和國際合作,委派技術人員到國外同行企業學習交流,為高起點、高水準產品研發奠定了基礎。
四是有一個優越的研發環境和先進的Teamcenter信息化管理係統,以及NX、Pro/E、Ansys、Amesim、Adams等先進的設計、分析工具的應用,為高水平科研和產品開發提供了一流的物質保障。
五、中聯重科是“國家流動式起重機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承擔著國家流動式起重機標準化體係建立、標準製定等工作。201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委員會(ISO/TC96)秘書處落戶中聯重科,這是中聯重科科研實力的體現。
六、中聯重科建設機械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機械傳動試驗台、液壓係統動態測試試驗台、結構動態試驗數據采集及分析係統、電磁騷擾模擬係統等先進的試驗測試儀器設備,為科研產品開發提供了優良的試驗測試手段。
記者:工程起重機公司近幾年在技術創新上取得了那些重大突破?
劉權:工程起重機公司在近三年成功攻克了多項大噸位輪式起重機設計和製造的關鍵技術,主要表現在:
一、科研設計方麵:在大型起重機多級箱型臂單缸插銷順序伸縮技術上,我們原創性開發缸銷分離式單缸插銷伸縮機構,在國內外同行業內屬於首創;在國內率先開發了計算機程序控製多軸底盤電液伺服轉向控製技術,這是中國起重機製造商首次成功應用計算機程序控製電液伺服轉向控製技術,到現在我們已經實現了十二軸底盤計算機程序控製電液伺服轉向控製;率先開發了多級箱型臂單缸插銷順序伸縮一鍵式自動伸縮控製技術;還有超起拉索同步張緊智能控製技術、大型箱型吊臂準橢圓斷麵高寬比優化技術、大型起重機X式支腿箱體斷麵結構優化技術等等,上述新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的安全性,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
二、製造技術方麵:近幾年借助於承擔國家973項目《起重機高強鋼臂架冷彎成型技術》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大型移動式起重機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我們掌握了大型起重機關鍵結構件成型技術、高強度金屬材料焊接技術、焊縫缺陷無損檢測技術等關鍵技術,完全具備大型起重機批量生產能力。
記者:麵對全球競爭,工程起重機公司在科技與產品創新方麵有什麽樣的布局與對策?
劉權:工程起重機公司在未來將繼續加大科技、產品創新投入力度,加大人才梯隊培養力度,持續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能力;瞄準全球標杆企業,繼續鞏固和提高行業地位;研究全球不同區域法律、法規、產品標準和用戶需求,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發全球市場熱點區域適應性產品;尋找合適機遇,在海外熱點區域建立產品研發基地;將工程起重機公司打造成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化的流動式起重機製造企業。
記者:在組織、帶領團隊科技創新中,您有什麽體會?
劉權:在任何工作中,“以人為本”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科技創新也不例外。近幾年,工程起重機公司在科技、產品創新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首先是因為有一支優秀的、勇於擔當的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第二:信任管理,讓年輕人承擔重要任務,既培養了人才,又對年輕的後備力量給予極大的精神激勵;第三:健全、合理的組織機構,理順研發係統的業務管理與行政管理的關係,引進先進的產品研發管理工具,也為研發工作提供了高效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