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大盤依舊疲弱不堪,截至中午收盤,上海市場資金淨流出32.14億元,深圳市場資金淨流出42.97億元,兩市合計資金淨流出75.11億元,權重股上資金流出較大,也代表了機構投資者對後市的態度。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樣,市場在走弱,如果持續下去,那麽短期就要提防隨時會有中陰下殺。
投資者期盼牛市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的行情隻是一輪“維護市場穩定行情”。雖然“9.7”股市暴漲的導火索是發改委批準了大批工程投資項目,但這與2008年的“4萬億”救市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這次的工程項目都是地方政府項目,資金落實麵臨難題。因此,這波行情不可能發展成為2009年的小牛市行情。
當然,從行情的“維護穩定”來說,管理層也在行動。比如希望券商能夠尋找到“中國股市上漲的理由”;比如召開私募基金座談會,探討如何壯大包括私募基金在內的機構,並讓這些機構在二級市場上真正起到專業的引領作用;又如有消息稱,如寶鋼、中石化、中石油、神華等十餘家央企高層在近日被證監會召集開會,要求通過股份增持和回購,維護A股市場穩定。
但更有效的維護市場穩定的方法是直接出台措施。比如,市場關注的新股發行,雖然發行速度有所放緩,但卻並沒有叫停。如本周安排有4隻新股發行,同時年內第三大IPO項目洛陽鉬業於9月10日起詢價。IPO不斷,大小非套現不斷,再融資不斷,在這種環境下,維護股市的穩定依然任重道遠。
綜上所述,在經濟沒有實質性好轉的情況,股市沒有牛市基礎。目前的股市在沒有持續熱點板塊的效應下很難走出持續上漲的行情,隻有“一日遊”或“兩日遊”的“偷襲”,過後就是抵抗下跌,再到大跌,然後再築底。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波反彈行情都會有幾個明顯的主流熱點板塊,行情越大,熱點板塊越多越持久。而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是:房地產泡沫拖累了製造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在找尋中,沒有經濟增長點的股市很難出現熱點板塊。就目前來說,股市反彈僅僅隻是瞬間美麗,股市真正回暖還尚需時日。
此外,A股市場正在掉進“空頭陷阱”。現在,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似乎越來越不願意談論股市該如何做多的問題,而對做空卻越來興致越高。“做空容易做多難”已經是A股市場不爭的現實,這是不是說明A股市場已經掉進空頭陷阱?
盡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正在經曆曆史所罕見的經濟危機,但我們畢竟看到經濟危機的兩大主戰場——歐洲、美國的股市表現遠強於A股市場。從運行狀況看,A股市場和中國經濟已經形成不良循環——中國經濟數據難看,重挫股市信心;而股市越跌、人們越發看淡中國經濟。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金融危機多次告訴我們,在危機即將發生和發展過程中,市場有些失去理性,市場失靈是危機中典型的經濟特質。現在還有人在爭論要不要救市的問題,在我看來,麵對今天這樣的股市,不是要不要救市的問題,而是該不該扭轉市場失靈、避免股市掉進空頭陷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