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國家工信部和中國液氣密協會在臨沂舉行高端液壓元件新產品及產業化發布會,山東常林集團下屬的山東中川液壓有限公司的高端液壓產品順利通過國家級鑒定。可以說,這標誌著中國液壓行業進入了世界領先地位的新時代,也代表著中國工程機械核心技術破解了一直以來“形似神不似”的魔咒。
事實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大而不強、依賴模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核心技術的缺失。因為缺乏核心技術,我們唯有依賴模仿,因為依賴模仿,我們才會大而不強。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最大軟肋,也是阻擋行業實現質的飛躍的最大障礙。如何跨越障礙、實現真正意義的強大,這是中國工程機械人一直在思考也始終為之而努力的事情。
揚長避短創造“中國特色”
工程機械液壓產品中,少數幾個大品牌霸占著全球市場及核心技術,甚至挾技術以自重,肆意抬高價格。麵對這樣的局麵,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唯有看人臉色、卻始終敢怒不敢言,如今,隨著中國逐漸掌握液壓生產的核心技術,我們開始防守反擊。
山東常林高端裝備研究院院長王長江表示,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想從外國人手中搶回屬於我們自己的市場份額,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外國著名的幾家液壓品牌,雖然技術過硬,但是他們的設計老套,使用的是幾十年前的設計方案,較當前的市場需求已經產生一定距離,但是苦於他們是技術壟斷者,他們的技術不提高,使用者隻有繼續使用。
機會總是給善於發現的人準備的。競爭對手的這個缺陷,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爭奪液壓市場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王長江表示:一方麵,中國工程機械液壓產品有著新穎的與時俱進的設計理念,另一方麵,隨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逐漸成熟,企業越來越清楚的掌握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因此,如果中國液壓產品生產商能夠憑借適應當前市場需求甚至超前理念的設計技術,與主機廠家相互配合、協同合作,必然會提高主機廠的生產技術、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而這兩點,正是中國企業在競爭中最大的本錢。
自我提高聯合打造強勁攻勢
雖然中國工程機械液壓企業找到了實現突破的當口,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國內企業的合作,始終是以較為落後的產品技術為基礎的。因此,假如外國產品的技術再次創新,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剛剛開辟的市場是否會被大麵積破壞,成為業內人士的一大擔憂。“如何尋找到穩定市場和發展技術的平衡點,成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王長江說。
加強中國核心技術的競爭力,單單依靠某一個或者某幾個企業的力量,自然是行不通的,需要整個行業的攜手並肩。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已會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組織工程機械生產廠、液壓件生產廠、科研院所和高校聯合建立了“工程機械高端液壓元件與係統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台”,按照工作計劃,平台將在近期完成組建。
這就為國內企業加強核心技術的溝通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平台。為打破工程機械高端液壓元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麵提供了一把利器。
幾十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不斷的發展壯大,無數次實現創新與超越,山東中川液壓有限公司的高端液壓產品順利通過國家級鑒定,正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進步的真實表現。然而,我們始終不能忘記,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距離完全掌握成熟的核心技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企業一定要能忍受默默無聞,更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唯有這樣,才能徹底破解“形似神不似”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