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集中批複了25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所有項目建設總投資超過8000億。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我國規劃地鐵項目176個,規劃裏程6200公裏。每1公裏地鐵造價約為10億元人民幣,也意味著各地基礎建設支出超過6萬億元。盾構機作為挖隧道的專用大型工程機械,預計需要盾構機超過300台次;鐵路建設未來的5—10年,將規劃新建17000公裏,其中隧道約2000公裏,約需盾構機200多台次。
一台盾構機的售價高達數千萬,甚至數億元人民幣。原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副主任董必欽表示,目前,我國盾構機麵臨行業發展無序、不規範情況,出現了一擁而上的局麵。他呼籲,國家應對盾構機出台扶持政策,其市場需完善準入製度,相關的安全標準與法規、行業統計工作等也亟待建立健全。
複雜地質條件對性能要求更高
盾構機不僅用於全國各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以及城際鐵路建設,還可以用於水利工程、過江隧道、軍工等項目的建設,應用前景廣闊。由於我國各大建設項目持續上馬,盾構機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盾構機為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於是,國內很多企業紛紛轉向盾構機的研發和生產,江蘇凱宮隧道機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江蘇昆山凱宮隧道的一個生產基地,筆者看到了一台正在組裝的盾構機。盾構機的最前麵安裝著碩大的刀盤,後麵是長達十幾米,甚至是上百米的履帶;刀盤挖出的泥土或石塊等通過履帶往後輸送出去;中間還有一個中控室,可容納一兩個人。
凱宮機械公司董事長蘇善珍告訴筆者,在盾構機工作時,中控室裏有操作人員通過前麵的玻璃實時觀察盾構機運行情況,並通過電話等通訊工具,隨時與地麵人員保持聯係。由於地下地質情況複雜多樣,對盾構機的性能、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企業轉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盾構機行業
不過,筆者發現,就在盾構機生產線旁邊,是凱宮機械的紡織精梳機設備生產車間。原來,凱宮還是一家紡織機械製造商,其在全國的銷量和市場認可度均穩居榜首。
蘇善珍說,紡織是我國的傳統工業,精梳機市場趨向飽和。隨著成本的日益提高,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一些企業甚至以低於成本價方式惡性競爭。凱宮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的轉型迫在眉睫。
2007年,蘇善珍到北方重工參觀,他意識到眼前的盾構機將是企業提升轉型的好機會。而凱宮也有轉型的技術創新“底氣”。企業已累計開發新技術50多項,開發新產品12個,其中國家重點新產品3個、國家火炬計劃產品4個,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5個等。2010年,經專家組技術研討和認證,凱宮隧道機械有限公司與德國海瑞克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通過技術引進、吸收和自主研發生產盾構機。
2011年6月,凱宮隧道生產的EPB-6390型複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獲“江蘇省首台(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證書”。經鑒定,自主生產的盾構機盾體、螺旋輸送機、主驅動等各部件性能均達國際先進水平,並超過日本公司產品。
到2011年12月,凱宮隧道共生產13台盾構機,分別投入蘇州地鐵2號線、南京地鐵3號線和10號線的建設中,使用效果良好。
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
據悉,目前我國共有28個城市正在進行地鐵施工,約有50個城市最新公布要開挖地鐵。據預測,2020年,我國將有36個城市擁有地鐵,總裏程超過6000公裏。
截至2011年8月,我國盾構機總銷售台數超過200台以上,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其中,內資企業銷售近100台左右,銷售額超過40億元。
盡管國內企業希望在盾構機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但目前世界上掌握盾構機技術的製造企業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和美國。2005年以前,僅海瑞克一家企業就占據國內盾構機市場的70%以上,外資品牌盾構機占有率曾超過95%。目前,盾構機的核心技術和主要部件仍然依靠國外進口。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說:“盾構機是"訂單式"的定製生產,需根據不同地質條件,進行不一樣的配置生產,加上其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
市場競爭環境有待完善
董必欽認為,盾構機的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企業趨多,規模偏小,多而不強,大而不精,缺少市場競爭力和長遠發展動力;市場的競爭環境有待完善,監管不到位。
“國內已有近30家企業進入,或準備進入盾構機行業。”董必欽說,加強調研,摸清市場迫在眉睫。“在不同領域、情況應用的盾構機產品類型不同,而且產品都有開發周期,因此需相關主管部門盡快調研,研究各領域究竟有多大的市場需求,避免企業盲目投入。總之,盾構機市場不僅需設定準入門檻,完善準入製度,相關安全標準與法規、行業統計工作等也亟待建立健全。”
專家建議
將盾構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端裝備製造
董必欽認為,盾構機是個性化強、技術難度大、關聯麵廣和市場需求量大的重大裝備,應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家重點支持的高端裝備製造,繼續加強政策支持和監督指導,推進其健康持續發展;進一步推進市場準入機製,鼓勵企業兼並重組,提高企業集中度。
不過,董必欽也表示,盾構機是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行業,無法一下子就要求一項工程100%使用本國產品,還是要保證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一方麵政府要加強對自主研發產品的支持,一方麵企業也要擁有真正的核心技術,而不是一些名不符實的“”。
蘇善珍說,盾構機的研發和生產需要資金非常龐大,民營企業完全自籌資金很難做到,需要有關部門的支持。他期待,在各方麵的支持下,通過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培育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的盾構機。
設立專門機構引導行業有序發展
董必欽認為,盾構機屬重大技術裝備,“國內盾構機市場相當廣闊,鐵路、公路建設、水力、軍工這些行業的發展必將帶動與之相匹配的重大技術裝備的巨大市場需求。
然而,盾構機行業的現狀卻是發展無序、行業不規範。由於其應用範圍廣泛,涉及的上級管理部門分散,如工信部、商務部等,導致其市場需求的真實具體數據難以統計,行業出現了一擁而上的局麵。要解決這一問題,應設立專門機構來完成市場的分析調研和管理協調工作,以真實的市場需求為導向,引領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