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改革是從削減事業經費開始的。
1985年3月13日,經曆過這場改革的科研院所,都應該對這個日子記憶猶新,中央在那天發布了《關於科技體製改革的決定》,科技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研院所由過去國家下達科研任務、下撥經費,轉變為逐年削減事業費,科研成果實行有償轉讓。
“斷皇糧”,就是要把科研院所的市場意識逼出來。建機院裏那些曾經代表行業高度並因此獲得國家經費和獎勵的技術,成了搶手貨。建機院迎來了一段紅火的日子。
建機院內大大小小成立了十多家公司,一套圖紙經過修修補補,可以賣上幾次,科技人員的中心任務從設計圖紙變為賣圖紙。1986-1990年,建機院共向社會轉讓科技成果1400多項次,總收入近1700萬元,專業技術人員每年人平創收0.8萬元。
這條路很快就走不通了。科技人員對短平快的項目趨之若鶩,基礎性重大科研項目無人問津,建機院的研發後勁不足,日益被邊緣化。這顯然不是國家科技體製改革的初衷。如何突破這種淺嚐輒止的市場化路徑?
1992年,詹純新成為建機院分管科研的副院長,麵對的是人心浮動、人才流失,財務窘迫的困境。他意識到,從設計圖紙到賣圖紙的轉變,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弊端,院所思維的慣性,導致科技人員沒能跳出靠圖紙求生存的路徑依賴。
改革,就是要打破路徑依賴!詹純新說,科技與經濟的最佳結合點在於產品,在於科技成果轉化。研究院必須有自己的產品!1992年9月,詹純新沒要院裏一分錢,帶著7名技術人員,借款50萬元,成立了中聯重科。科技人員隻有跟著產品,走出實驗室,走進市場,才能真正體會到市場意味著什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