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賣圖紙的生存路徑,中聯重科在第二年,憑著自主研發生產的10台混凝土輸送泵,即實現了230萬利潤。到1996?年,中聯重科銷售收入已過億。一條新路曙光初現。
在中聯重科逐步壯大的同時,詹純新按“一院兩製”的思路,中聯重科完全市場化運作,研究院依然按事業單位運行,但隨著研究院人員、機構不斷並入中聯重科,兩種製度的“慣性”開始交鋒
存續幾十年的研究院體製慣性無疑強大很多。舊體製顯現出強大的能力。伴生於舊體製下的中聯,對舊體製的免疫能力遠未強大到與之分庭抗禮的程度。“在這個時期,中聯公司像一個年輕的老人,開始顯露出傳統國企所有的弊端。”詹純新如此比喻。
“大家不是在比貢獻,而是在比資格”。一位老員工回憶道,“他們的邏輯是,中聯是研究院的,研究院是國家的,我是國家正式職工,有資格分享中聯發展成果,中聯應當為我的一切負責。” 人員論資排輩、能力不上不下、人浮於事、因人設崗,由於人員是成建製地劃入中聯,舊體製下企業單位的老習氣,在新生的中聯彌漫。
1996年,建機院領導班子換屆,詹純新成為建設部最年輕的院長。改革,把中聯從舊體製機製的路徑依賴中拉回來。詹純新在職工大會上明確提出,“不能一方麵少了一個計劃經濟體製下傳統的國有科研院所,另一方麵多了一個傳統的國有企業。”
“一院兩製”的過渡管理模式宣告終結。
研究院和中聯公司的機構精簡整編,管理部門由14個精簡為7個;“正式職工”的人事檔案全部封存,實行全員競聘上崗,分配上實行在什麽崗拿什麽報酬。未能上崗的職工,不論原級別、資曆,一邊參加技能培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