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9月3日,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報告發布完畢。中聯重科一枝獨秀的業績再度引起高度關注。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91.20億元,營業利潤68.0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56.22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0.59%、26.61%、21.47%。不僅各項主要指標的增速領先於各上市公司,而且淨利潤也自2009年來首次超過了三一重工。在成為行業最大贏家的同時,一頂“全能冠軍”的桂冠也在不經意間落到了中聯重科頭上。全能冠軍是怎樣煉成的?
全能冠軍的能量
麵對漂亮的業績報告,中聯重科高級總裁殷正富告訴記者:我們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廣泛性幫助我們在經濟緊縮的不確定性中取得了創紀錄的業績。工程機械按功用通常被分為14個大類。中聯重科目前能生產13個大類,86個係列,800多個品種的產品,是工程機械行業品類最齊全的企業,產品線之長甚至超過卡特彼勒。他們采取“護長補短”策略不斷延展產品線,在長項保持領先同時,將短板拉長以趕上或超過對手。為了拉長土方機械這塊短板,中聯重科在2008年收購陝西新黃工基礎上,整合上海分公司、上海土方機械研發中心,成立中聯重科土方機械公司,接著投資11.6億元建起以研發生產挖機為主的渭南工業園,現在已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工程機械行業上半年大麵積下滑局勢中,部分細分市場卻因為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進程提速出現回升趨勢,如混凝土機械、塔機和土方機械等。中聯重科豐富的產品線在這種複雜局勢中起到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起重機等領域和全國一樣出現了負增長,但混凝土機械和土方機械的主營收入卻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1.8%和96.5%。
技術創新支撐發展
完善的技術創新體係以及這個體係源源不斷輸送出的正能量為中聯重科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支撐。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還有行業惟一的建設機械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城市公共裝備技術研究院,現有研發人員近7000人。除長沙研究總院外,還在上海、北京、西安、成都、沈陽、意大利、英國等地建有研發分支機構。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都在5%以上。
近幾年,公司置身國際競爭的大格局,通過與意大利CIFA公司的深度協同,運用碳纖維技術,研發出80米碳纖維臂架泵車等世界頂尖產品,占領了泵車技術製高點。通過買斷德國JOST平頭塔係列產品技術,實現塔機技術從中國領先到國際領先的跨越。通過實現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ISO/TC96)秘書處移遷至本公司,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和標準的話語權。他們以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研發為中心,通過實施藍色一號、二號計劃,積極開展共性技術、關鍵零部件以及全球領先產品開發,取得係列重大突破。如全球起重能力最強的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采用新一代複合6節臂技術生產的全球最長的5橋63米鋼臂架泵車,第一台雙料倉幹混砂漿專用包裝機,ZE1250E大噸位履帶式液壓挖掘機等新產品都為企業發展儲備了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