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留環衛機械20%的股權、集中100%的力量來做工程機械,還是把有限的資源同時支撐於兩大高速發展的業務塊板?詹純新給出的判斷是:100+20>120。
“工程機械和環衛機械都很好,但需要總攬全局,協調發展,這好比農作物的套種增收——辣椒套種在茶園裏可以增加收入,茶葉是主,辣椒是輔,但齊頭並進的話,兩種作物將出現爭肥、爭水、爭陽光、爭空間的情況,結果不僅辣椒長不起來,茶葉也減產。”詹純新說。
對環衛機械的“妥協”,外界評述這是詹純新對企業又一次具有前瞻性、藝術性、科學性的“頂層設計”,而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比較的、博弈的過程,需要實踐與時間驗證。詹純新說,“中聯是一個具體而實在的企業,很少關注資本運作,更多是站在產業的角度去發展,站在投資人的角度看問題,今天一個個項目都成功了,是在當時就決定了它的成功。”
從“斷皇糧”後的掙紮窘境,50萬元起家,到營業收入過800億元、淨利潤過56億元、60%以上的年複合增長率、占營業收入10%以上的海外市場,20年的時間,中聯重科以其持續進步的科技創新領跑行業,在集中優勢資源為“中國製造”爭地位的同時,其不斷深化的科技體製、機製創新也將在新一輪的科技體製改革大潮中得到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