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9月3日,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報告發布完畢。中聯重科一枝獨秀的業績再度引起高度關注。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91.20億元,營業利潤68.0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56.22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0.59%、26.61%、21.47%。不僅各項主要指標的增速領先於各上市公司,而且淨利潤也自2009年來首次超過了三一重工。在成為行業最大贏家的同時,一頂“全能冠軍”的桂冠也在不經意間落到了中聯重科頭上。全能冠軍是怎樣煉成的?
全能冠軍的能量
麵對漂亮的業績報告,中聯重科高級總裁殷正富告訴記者:我們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廣泛性幫助我們在經濟緊縮的不確定性中取得了創紀錄的業績。工程機械按功用通常被分為14個大類。中聯重科目前能生產13個大類,86個係列,800多個品種的產品,是工程機械行業品類最齊全的企業,產品線之長甚至超過卡特彼勒。他們采取“護長補短”策略不斷延展產品線,在長項保持領先同時,將短板拉長以趕上或超過對手。為了拉長土方機械這塊短板,中聯重科在2008年收購陝西新黃工基礎上,整合上海分公司、上海土方機械研發中心,成立中聯重科土方機械公司,接著投資11.6億元建起以研發生產挖機為主的渭南工業園,現在已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工程機械行業上半年大麵積下滑局勢中,部分細分市場卻因為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進程提速出現回升趨勢,如混凝土機械、塔機和土方機械等。中聯重科豐富的產品線在這種複雜局勢中起到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起重機等領域和全國一樣出現了負增長,但混凝土機械和土方機械的主營收入卻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1.8%和96.5%。
技術創新支撐發展
完善的技術創新體係以及這個體係源源不斷輸送出的正能量為中聯重科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支撐。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還有行業惟一的建設機械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城市公共裝備技術研究院,現有研發人員近7000人。除長沙研究總院外,還在上海、北京、西安、成都、沈陽、意大利、英國等地建有研發分支機構。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都在5%以上。
近幾年,公司置身國際競爭的大格局,通過與意大利CIFA公司的深度協同,運用碳纖維技術,研發出80米碳纖維臂架泵車等世界頂尖產品,占領了泵車技術製高點。通過買斷德國JOST平頭塔係列產品技術,實現塔機技術從中國領先到國際領先的跨越。通過實現國際標準化組織起重機技術委員會(ISO/TC96)秘書處移遷至本公司,進一步提升企業技術和標準的話語權。他們以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研發為中心,通過實施藍色一號、二號計劃,積極開展共性技術、關鍵零部件以及全球領先產品開發,取得係列重大突破。如全球起重能力最強的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采用新一代複合6節臂技術生產的全球最長的5橋63米鋼臂架泵車,第一台雙料倉幹混砂漿專用包裝機,ZE1250E大噸位履帶式液壓挖掘機等新產品都為企業發展儲備了動能。
國際競爭拓寬發展
中聯重科以資本、市場、品牌為抓手,全麵提速國際化戰略。為拓寬國際資本渠道,他們在成功發行H股的基礎上啟動了美元債項目,將以較低融資成本獲得中長期發展所需資金,為全球營銷服務體係、跨國製造、跨國研發中心的構建提供資金支撐。他們加大了國際市場投入,針對新興國家市場區域增速明顯的形勢,在保障發達國家區域有效布局的前提下,重點增強了在新興市場的投入。為在國際上樹立良好形象,他們在一係列海外整合中以文化融合為核心,贏得了國際廣泛認同。今年公司重點板塊產品的外銷均取得全新突破。混凝土泵車打入德國高端市場,800噸履帶起重機出口伊朗,全新開發的平頭係列塔機T320-16獲準進入新加坡市場。今年5月中聯還成功中標海外項目超大型塔機采購訂單,創造了中國超大型塔機出口新紀錄。
公司深化海外專銷管理,建立各產品線區域性差異化營銷政策、價格體係和產品策略;進一步完善海外經銷商管理體係,發布和推廣海外經銷商管理係統(DMS),規範海外經銷商準入和加盟管理,渠道貢獻率顯著提升。在國際化進程中,他們開始嚐試本土化戰略,已與印度最大的工程起重機製造商ElectroMech公司簽署合資建廠協議,這是中聯重科第一個海外直接投資建廠的項目,也是繼2008年並購意大利CIFA後的第二個海外基地。
管理變革保障發展
隨著規模日益擴大,國際化快速推進,中聯重科狠抓管理變革,以此提升駕馭力、執行力和控製力。為改善經營質量夯實基礎,他們通過管理前移,以目標責任製為導向,科學合理配置全公司資源,使總部對下屬經營單元駕馭力不斷提升。他們通過流程優化,使流程總數由原來的1000多個精簡至700個。他們還通過全麵預算提升了控製力。公司按照“全員控製、全流程控製及閉環控製”的三重風險控製思路,完善了資金、外匯、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信息係統等管理製度及風險預警體係,尤其強化了應收款項管理,建立了“總部統一管理,總部與事業部發揮各自優勢,監督與處理並存”的運行機製,從而確保了企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