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要進入巴西市場,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不過巴西工業產業鏈並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落後,也給予了中國企業更多機會
“我在廣交會參觀時,看到中國生產的照明設備讓人炫目,就產生了在中國采購,跟中國廠商合作的衝動!”位於巴西聖保羅的照明產品采購商LEDGOLD總經理Charbel K.Maluli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作出如此表述。
記者在聖保羅及裏約熱內盧商場走訪過程中發現,在巴西,“中國製造”標簽並不如在歐美等地那樣琳琅滿目,國際品牌服裝主要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生產;來自中國的品牌主要是空調等各種家電,以及鍋、碗、盆等家居用品。
盡管巴西的采購商對中國製造的產品興趣越來越濃厚,不過對中國廠商來說,要順利進入巴西市場依然不容易。一位華東服裝企業負責人向本報記者透露,他已經是第三次來到巴西考察尋找客戶,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沒有太多的進展,更多隻是初步的溝通了解。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中國製造要進入巴西市場,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包括高昂的稅收、多變的政策、文化和語言上的差異、較長的地理距離等;不過巴西工業產業鏈並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落後,由於即將舉辦世界杯和奧運會,基建都需要國外投資;另一方麵,巴西高昂的人力成本,並不高的生產效率導致在巴西生產成本很高,這也給予了中國企業更多進入巴西市場的機會。
稅收高昂政策多變
巴西之行中,記者聽到最多的是各方人士對巴西高額稅收及相關政策頻繁多變的抱怨。
“巴西每年都有很多關於稅收的法律出台,企業要成立專門團隊去研究處理,否則就會吃虧。”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巴西總經理袁金華稱,近日巴西將工程機械的各種零件進口關稅從14%提高到25%,企業毛利率將被大大壓縮。
袁金華認為,巴西國內的既得利益,也對外國公司在巴西業務拓展起到很大的阻礙作用,不少巴西本地企業經常向議會和政府施壓,認為中國各類企業和產品向巴西市場進軍,讓當地的相關行業“日子不好過”,所以政府經常會通過法律稅收手段提高外國公司經營成本。
中國(巴西)投資開發貿易中心副總經理王春雷稱,近十年來巴西214宗反傾銷案中,就有44宗針對中國。“去年巴西提高進口汽車關稅就是明顯的貿易保護。”
江淮汽車(600418,股吧)(巴西)負責人稱,當時選擇進口汽車代理時,看到中國生產的江淮汽車有著很高的性價比,進口到巴西以後,設定售價為不足四萬雷亞爾(約合14萬人民幣),在消費者看來,這樣的價格能夠有如此全麵的性能,比其他售價五六萬雷亞爾的外國品牌汽車要好得多。不過,近日在本地廠商的壓力下,政府提高了汽車進口的相關稅收,一輛進口價格為一萬雷亞爾的汽車,需要交至少1.7萬雷亞爾的稅費,再加上其他固定成本,經銷商利潤非常有限,未來江淮汽車會在巴西設廠生產以規避高昂的進口稅收。
巴西中國工商總會執行總監烏塔-施威澤(Uta Schwietzer)稱,巴西在國家層麵和地方層麵,到人力成本上都有很繁重的稅收,他們一直在敦促相關部門對稅收有所減免,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避免更多經濟發展機會流向南美其他國家。
環球市場集團運營總經理潘建嶽則認為,企業在進入巴西市場之前,最好能谘詢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巴西市場的政策和環境有大致了解;同時及時關注稅率,核算出口成本,不然很可能遭遇不必要的損失;至於文化和溝通方麵的障礙,企業可以通過與當地華人合作、建立由當地人組成的營銷團隊等方式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