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機床行業的毛利率在20%左右徘徊時,陝西秦川設備成套服務有限公司去年的毛利率卻達到了33%。
麵對這一讓人咋舌的業績,參加“院士專家寶雞行”第四課題組的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崔玉華並不感到意外:“該公司專做高精密機床的再製造,將報廢機床作為高級資源回收再進行修複製造,其生產成本要遠遠低於新機床製造的成本,利潤當然高了!”
的確,和陝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眾多子公司相比,盡管設備成套服務有限公司去年的銷售收入僅3000萬元,但它獨樹一幟的“機床再製造”定位,使其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在“同門兄弟” 中格外搶眼,成了一匹當之無愧的“黑馬”。
“裝備再製造產業被譽為極具潛力的‘小巨人’,而這個‘小巨人’可以說已在我省邁出了堅實的、讓人欣喜的步伐。”崔玉華教授激動地說。
世界及我國再製造產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再製造業無論從原材料到製作工藝、過程都有悖於製造業”,據崔玉華介紹,它以舊的機器設備為毛坯,采用專門的工藝和技術,在原有製造的基礎上進行一次新的製造,而且重新製造出來的產品無論是性能還是質量都不亞於原先的新品。
據悉,再製造產業結構所涉及的主要領域包括汽車、工程機械、機械製造、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等領域。再製造在節材、節能、減少環境汙染等方麵的成效顯著。每年全世界再製造業節省的材料達到14 00萬噸。再製造節省的能源相當於8個中等規模核電廠的年發電量或者1600萬桶原油,能夠維持600萬輛客車運行1年。
“全球裝備製造業巨頭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了獨立的再製造技術部門,2005年,該部門就創下了10億美元的銷售額。”陝西秦川設備成套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朝輝“羨慕”地說起自己的外國同行。
和我國相比,再製造產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形成了巨大的產業規模。僅2009年,全球再製造業產值就超過1400億美元,美國再製造產業規模最大,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汽車和工程機械再製造占2/3以上,近700億美元。目前,再製造產業已深入到如汽車、壓縮機、電子電器、機械設備、辦公用品、輪胎、墨盒、閥門等多個工業領域。
我國再製造行業雖起步較晚,但2005年以來,我國就在不斷完善再製造產業的相關支持政策。2010年11部委發布《推進再製造產業發展的意見》前,我國已經出台了一係列政策。例如,2005年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幹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發展再製造;2007年六部委發出《關於組織開展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工作的通知》,選擇裝備再製造等有典型示範意義的企業和地方開展試點;2009年我國出台《循環經濟促進法》,明確提出“國家支持企業開展再製造”。此外,“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把發展再製造產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發展裝備再製造業正逢其時
在陝西秦川設備成套服務有限公司廠房,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對一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瑞士產ZB700蝸杆磨齒機進行再製造。
據悉,在二手市場,這一設備價格高達350萬元,而通過再製造生產的該型號磨床,不僅生產效率和精度提高了,價格還不到200萬元。
“機床的再製造,絕不是簡單的修理和恢複,而是讓它‘返老還童’甚至‘脫胎換骨’!”寶雞市科技局副局長安瑛告訴我們,利用高新技術對廢舊機床其進行修複、性能升級,所獲得的再製造機床在技術性能上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新機床的水平。
在陝西秦川設備成套服務有限公司,瑞士AZA蝸杆砂輪磨齒機、日本T-GG300蝸杆砂輪磨齒機經再製造後,機床精度等級超過原機床出廠加工精度,而且操作簡單,機床調整方便,可實現多頭磨削加工,效率提高30%以上。
目前,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機床工業已不景氣,但機床升級改造卻成為新增長點。
“機床再製造產業將進入關鍵突破期”。這是2011年12月在武漢舉行的中國機床再製造產業化座談會上與會人員的普遍觀點。曆經了1 0多年的高速發展,機床市場的保有量巨大,有專家預測,我國役齡超過10年的老舊機床,也就是可用於再製造的舊機床產品總量可能超過200萬台,已進入機械裝備報廢的高峰期,再製造的市場空間巨大。
從更大層麵上說,我國工程機械設備大多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目前全國80%的在役工程機械超過保質期,如果將被淘汰的裝備產品進行修複,便能以較少的成本,獲取較大的回報,有專家預測,中國再製造市場每年的規模可達100億美元。
“過去,我們中國的企業並不完全是理性的,尤其在生產業,引進設備不計成本,喜歡用新的、用貴的。現在,隨著節能減排和‘綠色製造’理念的興起,更多的企業在購買設備上趨於理性。這也給再製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院士專家寶雞行”第四課題組組長、西安理工大學教授楊水利說。
再製造給企業注入創新源泉
近日,當“院士專家寶雞行”第四課題組的專家一行來到寶雞市永聯稀有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經理仇文東就急切地向專家們討教不鏽鋼電解板的生產配比。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永聯公司涉及到再製造的業務板塊是修複電解用鈦種板及修複各種規格的鈦板鈦棒鈦管等。
既然是以鈦種板及修複等為主進行再製造,那麽,為何感興趣的卻是不鏽鋼電解板呢?
原來,作為稀有金屬,一塊鈦種板的價格在數千元,而冶煉企業在使用1年半後,就全部報廢,需要更換。永聯利用其獨有的修複技術,對報廢鈦種板進行修複。以13公斤鈦種板為例,3500元的種板,修複後價格僅為500元。
按照一年一萬片的產量,永聯每年可為國家節約鈦材135噸,價值3000萬元。
在再製造的過程中,永聯公司發現,盡管修複鈦種板的業務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鈦種板使用壽命短、成本高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於是,他們一邊進行再製造,一邊又將目光投向了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的不鏽鋼電解板,正在進行積極的研發。
相比於製造,隨著再製造業務的擴張,會不會使企業更多地陷入對老舊設備修複的模式中,磨滅其自主創新精神呢?顯然,回答是否定的,永聯便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正是基於對再製造深刻的認識,才促使他們開發新品。
崔玉華說,隨著我國裝備再製造技術的發展,目前成功開發的再製造壽命評估儀器、自動化納米電刷鍍設備、自動化高速電弧噴塗設備、自動化等離子熔覆設備和智能納米減摩自修複技術等先進技術,在製造產業中零件發生缺陷而進行的挽救工程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可以說,製造和再製造不是一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的。
再製造產業亟待突破四大瓶頸
“我們在國外收購舊機床,即使是非數控化、壽命超過15年的機床,關稅都達40%以上,對企業來講,成本負擔無疑加大很多。”陝西秦川設備成套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
可以說,收購舊設備是再製造產業遇到的第一大難題。當前,我國還沒有開放廢舊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場,正規的再製造企業獲得舊件依然很困難。國家對於工程機械產品還沒有強製報廢立法,大多數用戶對舊設備采取修修補補勉強使用的被動作業狀態,而不是馬上實行報廢,大多數的廢舊工程機械被當做廢鐵回收進廢鐵廠回爐處理,這製約了再製造產業的原材料供應。而從國外進口的廢舊零部件,在國內被視作“洋垃圾”予以沒收,企業也遭到罰款,這就卡住了再製造企業進行舊件回收的進貨渠道。
其次,再製造產業發展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目前,各部門在製定各項規章製度時,較少考慮對再製造產業發展的影響,並且有些政策和法規的製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再製造產業的發展。
第三,法律製度不健全。目前我國還缺乏明確的再製造的知識產權保護法,缺乏再製造行業的管理辦法。如再製造產品的質量標準規範、再製造企業的資格認證體係等。
第四,再製造市場監管缺失。目前再製造行業缺乏嚴格的市場準入製度,如對再製造產品的認證、產品信息備案,對再製造企業實行生產許可證等行政審批或備案製度。
針對當前再製造產業存在的問題,“院士專家寶雞行”第四課題組專家們表示,如何讓再製造業這一極具潛力的“小巨人”早日站起來,變成大巨人,僅就寶雞來說,建議企業應更多重視技術,政府應該加大再製造產業規劃,明確產業方向重點。同時,從整個西北角度看寶雞的優勢產業,例如石油裝備、機床工具、新材料等,率先爭取國家再製造產業的試點。此外,建立政府強化協調機構的力量,加大不同層麵的謀劃,促進再製造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