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廣州軍區某工兵團新裝備技能比武開戰在即,築偽營一輛挖掘機卻突然發生故障。幾個技術骨幹輪番上陣也沒找到“毛病”在哪,這時,一旁觀戰的二連班長宋海濤主動站了出來。“我有把握,我來!”
宋海濤拿起工具麻利地鑽到挖掘機底下,擰緊閥門、調整間距,很快“趴窩”的機械正常運轉。此時,離比武正式開始僅剩3分鍾。
身高1.92米的宋海濤,平日裏話語不多,但每到關鍵時刻,隻要他嘴裏嘣出“我有把握,我來”6個字,大家心裏就有底了。久而久之,官兵送他雅號:“宋把握”。
“宋把握”的故事很多,要說最驚心動魄的,還是至今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單騎破冰”。
2008年2月,湘南地區遭受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京珠高速路麵冰層厚度達20多厘米,成千上萬的車輛困在公路上動彈不得。該團奉命前往馳援。
京珠高速良田高架橋長300多米,高20多米,坡陡彎急,是一段最難啃的骨頭。幾十噸重的推土機在冰橋上作業,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誰有把握?
“我有把握,我來!”宋海濤開著推土機剛上橋麵,由於冰層太厚,推土機4個輪子就發生了側滑。望著橋麵一側的懸崖,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宋海濤眼疾手快,迅速拉住製動,緊緊握住方向盤,止住了滑動。接著,宋海濤小心調整機械位置,靈活操縱鏟鬥,一米一米地打開了破冰缺口。經過12個小時緊張奮戰,良田高架橋破冰成功。戰友們感歎:“宋把握”真有把握!
宋海濤關鍵時刻敢說“有把握”的底氣,來自平時刻苦學習和訓練。前年年底,由於持續低溫,營裏多台新裝備無法正常啟動。按說,這樣的情況可以叫廠家派人來解決,可宋海濤卻主動請纓。4天時間,他在機車底下鑽進爬出幾百次,不僅找到了故障原因,還把新裝備的“脾氣秉性”摸了個透。
入伍15年來,宋海濤經曆了3次機械裝備升級換代,係統掌握了20餘類機械裝備技術性能,編寫的10餘本操作規程被上級推廣應用。近幾年,他還帶出100多個徒弟。看著“張把握”“李把握”在宋海濤帶動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團領導高興地說:“這樣有把握的兵越多,我們執行任務時心裏越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