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去年6月正式啟動“先進製造夥伴計劃”,旨在加快搶占21世紀先進製造業製高點。隨後,美國還將在稅收、外貿以及投資等政策方麵向製造業傾斜。同時,隨著海外勞工成本的上漲,以及超長供應鏈等多種因素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正在考慮或已經將原先位於海外的生產基地搬回美國本土,越來越多的製造業產品正在搖身變為“美國製造”,其中包括消費品巨頭佳頓、工程機械製造商卡特彼勒、汽車巨頭福特公司等。一些美企已經采取了一些小措施把製造業工作崗位轉回到美國本土,如星巴克、GE等公司。美國商務部一季度報告顯示,美國製造業出現了對外投資下降和稅收利潤上升趨勢,美國“再工業化”戰略正在生效,美國的實體經濟正顯示振興跡象。盡管在報告中並沒有明確提及製造業回流趨勢,但是它暗示,美國的比較優勢正在回升。
就在前兩年,美國國內外有關美國製造業“空心化”的論調還甚囂塵上,甚至有人認為“美國製造”已不敵“中國製造”。無論是在美國常規的商場比如梅西百貨等,還是工廠直銷的奧特萊斯店,裏麵出售的商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外國生產的,而且不少國際名牌的全線產品都是在中國製造。
自工業化以來,製造業一直是美國經濟的支柱。二戰後,美國製造業在與日、德等國的競爭中,經曆了“絕對強大漸次衰落重塑優勢”的過程。其間,美國各界對製造業的地位和作用達成了共識,即無論什麽時代,製造業都是創造財富、提供就業機會、促進創新的重要生產部門。但從20世紀80年代起,美國卻走了一段製造業日趨“空心化”的彎路。以發達的資本市場為主體的虛擬經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實體經濟不斷萎縮,直至重要製造業日趨“空心化”,失業率上升。直到4年前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才驚醒了美國政府和有識之士,美國政府開始重振製造業。
事實上,是四年前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危機以及發生在歐洲的歐債危機孕育了新一輪全球製造業變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中國成為上一輪全球製造業變革的典型成功樣本。在那場變革中,發達國家將製造業搬到發展中國家,從最初轉移低端加工環節,到後來組裝、研發等更高層級。發展中國家通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價格吸引全世界的製造業。也就是這樣,在一遝一遝的訂單中,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30年過去了,中國製造業企業麵臨勞動力成本高,稅收負擔重,企業利潤下滑,生存不易的困境。在全球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製造業的情境折射出全球製造業的重構歐美等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他們或者打造全產業鏈或者將部分加工環節回流本國,更多技術含量低的服裝鞋帽等加工廠則撤離中國向緬甸、越南等國轉移,因為那裏有更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而中國,除了向產業鏈上遊轉移,已別無選擇。
其實,有關美國製造業衰落的論調隻是看到了美國製造業中很小的一個演變。實際上,小到備受追捧的蘋果產品,大到波音飛機,乃至世界領先的醫藥用品,這些高附加值、高利潤的產品都是真正的“美國製造”。隻不過,這種“美國製造”已上升到了更高層次的“美國創造”或“美國設計”。
經過一個漸進的過程,最終產業鏈最高端在歐美國家,發達國家將部分或全部產業鏈回流本國。比如蘋果的附加值較高,那麽如果成本控製要求不是很高的話,蘋果的製造有可能回流。產業鏈最低端的加工業則向東南亞和非洲等國轉移。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將對中國新興產業產生較大的影響。中國的高新技術、新能源、電子以及汽車相關產業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