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國家能源局公布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我國將推動天然氣探礦權、采礦權競爭性出讓製度;十二五期間,我國還將總投資811億元重點建設24個儲氣庫。
規劃指出,目前天然氣勘查領域缺乏競爭,導致部分區域內存在占而不勘的現象,我國將推動天然氣探礦權、采礦權競爭性出讓製度,嚴格探礦權退出機製,加快增儲上產。而且,鼓勵各種投資主體投資建設天然氣基礎設施。
分析師王慧認為,由於曆史原因,常規天然氣勘查領域的壟斷還是很難打破,不過,頁岩氣、管網建設以及儲氣設備建設等領域相對容易。
規劃披露,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總投資811億元重點建設24個儲氣庫。屆時我國會初步形成以西氣東輸、川氣東送、陝京線和沿海主幹道為大動脈,連接四大進口戰略通道、主要生產區、消費區和儲氣庫的全國主幹管網,形成多氣源供應、多方式調峰、平穩安全的供氣格局。
目前我國儲氣能力建設嚴重滯後,目前儲氣庫工作氣量僅占消費量的1.7%,遠低於世界12%的平均水平。用氣負荷集中的大中城市缺乏儲氣和應急調峰設施,已建成儲備設施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合肥、鄭州等大城市。
規劃預計2015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35%,國產天然氣供應能力將達到1760億立方米。
規劃稱,我國天然氣資源豐富,開采潛力大。根據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和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2010年),我國常規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52萬億立方米,最終可采資源量約32萬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