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很有可能在12月13至14日的歐盟峰會上獲得支持,成為歐元區銀行業的唯一跨境監管機構。歐盟今年最後一場峰會的重點,是解決成立銀行業聯盟的有關問題,而確立歐洲央行監管銀行的職責是完成這個目標的第一步。
預計歐盟各國將就此達成一份政治上的協議,但具體操作細節恐怕要待明年才能敲定。此前因為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的公開質疑,一度令外界懷疑歐盟有關銀行業聯盟今年的行動目標將成空。德國財長擔心歐洲央行是否有能力集中監管歐元區內所有6000家銀行,以及無法在履行貨幣政策責任和金融監管兩個職責上取得平衡。
歐盟領導人原計劃在2012年底前搭建法律框架,以便歐洲央行在明年內逐步肩負起監管區域內銀行的職責,並自2014年起承擔銀行業的全麵監管責任。這是動用歐洲穩定機製(ESM)向成員國銀行直接注資的前提條件。新監管機製下,銀行破產的成本將由銀行自身承擔,唯有特殊情況下才可由納稅人承擔。
但歐元區主要國家一直對銀行業監管的具體內容爭執不休,德國希望隻監管規模較大的銀行,而法國等成員國則認為歐洲央行應當有權幹預任何一家銀行。英國則既不想加入銀行業聯盟,又要保住倫敦唯我獨尊的金融中心地位。
因為擔心歐洲央行利用其監管權限損害英國的金融服務業,英國在這個問題上一直像刺蝟一樣警惕。此前歐洲央行要求處理大額歐元計價業務的清算所必須設在歐元區,導致英國告上歐洲法院,要求其撤銷該規定。近日法國央行行長聲稱歐元區的金融中樞沒道理設在非歐元區的英國,更加劇了英國的對立情緒。
周二流出的由歐盟輪值主席國塞浦路斯擬定的一份草案似乎對上述各種主要矛盾提出了緩和之策,草案建議歐洲央行隻對歐元區內資產規模超過300億歐元的銀行進行日常性監管。除此之外,符合歐洲央行直接監管條件的銀行還包括資產超過本國經濟規模的五分之一,或者至少在三個成員國運營。
草案也提到,歐洲央行仍可隨時自行決定或應成員國當局請求,對任何一家在上述劃定範圍之外的銀行直接幹預。另外,塞浦路斯的這份方案對英國方麵的擔憂也做出了安撫性的表示。
但上述方案的問題在於,大多數近來出現狀況需要營救的金融機構都屬於相當小型的銀行,例如西班牙的儲蓄銀行。反對者認為,歐洲央行必須有權徹底清理各國的銀行體係——而這又意味著各國必須容忍對自己主權的侵蝕。
值得注意的是,英美兩個全球金融中心的銀行業監管機構周一首次公布針對兩國12家大型國際銀行的破產跨境處置方案,其理念比歐元區銀行業聯盟的一些想法更具可操作性,比如強製股東和債權人承擔相關損失,除此之外,還要求確保銀行擁有充足的資本金以保護納稅人。兩國監管機構還聲稱要采取措施解決這些銀行集團控股結構頂層不具備充足債權和股權資本的普遍問題。
該破產處置方案被認為也給總部位於其他國家的另外16家全球係統重要性金融機構(GSifis)提供了參照。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主席格倫伯格和英國央行副行長塔克在英國《金融時報》聯合撰文稱,此舉是首次提出旨在終結國際性銀行“大到不能倒”難題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