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曆經十年,曆經滄桑變革,也曾有過幾回浪遏飛舟的激烈交鋒!十年光輝歲月,伴隨著國內基建的迅猛發展,以及國家激勵政策的推進,工程機械行業走過了輝煌的十年,盡管在此期間也曾經曆過危機時刻,然而中國企業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回首十年征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無論是在技術創新能力、產品開發能力、製造能力,還是產業鏈掌控能力都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企業不僅實現了規模上的持續擴張、核心競爭力的全麵提升,而且全球產業地位也迅速躍升。行業規模從480億元到4000億元,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用了十年時間。
2001,好彩頭
2001年,伴隨著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開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也掀開了新的一頁。這一年,太多具有曆史性意義的“第一步”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開了好彩頭。
2001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與中國建設機械協會合並,預示著行業計劃經濟管理的結束,市場經濟開始發揮主導作用;工程機械行業“十五”規劃發布,這也是行業在新世紀發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為行業的發展製定了思路和目標;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增長勢頭強勁,創造了當時的曆史最好水平,首次打破了處於五年規劃首末時期的年度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淡季的“魔咒”;首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舉行,工程機械行業有8項產品和技術分別榮獲二、三等獎;中聯重科整體並購英國保路捷,成為首例工程機械行業國際並購事件,這也為行業的國際並購拉開了序幕。2001年,一個良好的開端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此後十年的快速發展拉開了序幕。
2002年,行業迎來這十年內第一次市場“井噴”
對於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表現,2002年絕對算不上是高潮的一年,但正是這一年,為行業開創了未來十年的第一次“井噴”。在當時人們的潛意識中,市場的增速仿佛已經無以複加。據不完全統計,行業全年銷售收入突破700億元,工業總產值(現價)突破620億元,利潤41億元。
2002年,國內市場的向好也再次掀起了外資進入中國的高潮,各外資品牌紛紛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隨著英格索蘭、戴納派克、寶馬格和卡特彼勒等為代表的外資壓路機企業的悉數到場,2002年的中國壓實機械市場競爭格局也發生了曆史性變化——國外優勢品牌、占據主導市場的國內優勢品牌以及其他各品牌“群雄爭霸”。
2003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突破千億元大關
“非典”、“SARS”並沒有阻擋住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和市場高速增長的步伐,2003年,中國工程機械市場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達到1036億元,同比增幅35%。同年,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額分別達到同比75%和40%左右的高增長率。我國加入WTO後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市場影響開始初顯。
與此同時,企業借勢發展。徐工集團營業收入和工業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50億元和122億元,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銷售額超百億元的大集團。同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2003年,隨著日本酒井、德國悍馬以及捷克STA中國市場戰略的悄然啟動,包括徐工和洛建在內的當時全球排名前9位的壓實機械製造商齊聚中國市場。這一年,幾起重組並購案也相繼上演:成工、神鋼組建“成都神鋼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聯重科收購浦沅;宇通客車收購鄭州工程機械;卡特彼勒整體並購山工;北汽福田正式參股宣工……業內資本的強強聯手、業外資本的介入以及海外強勢資本的進入,標誌著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資本運作開始朝著更加市場化的階段邁進。
2003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下屬28個分支機構全部完成組織機構的調整和建設,一個完善的行業組織機構開始承擔起保障行業利益、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的重擔。
2004年,市場平緩卻促進行業理性思考
2004年,國家采取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控製部分行業盲目投資等適度從緊的宏觀調控措施。受此影響,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快速增長從第二季度開始滑坡,2004年度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麵。
但是,麵對“井噴”過後的冷靜,行業在加強理性思考的同時,仍然保持了10%的增長幅度,並在技術創新、強化品牌以及海外開拓等方麵占得了先機。2004年,國產工程起重機在全地麵起重機、大噸位汽車起重機和履帶式起重機等產品研發上全麵開花,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國產品牌對於路麵機械施工工藝的變革也悄然開始。而7家裝載機企業產品首次榮膺“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也進一步推進了本土工程機械企業的品牌戰略。
在國內市場步伐逐步放緩的前提下,工程機械企業尋求新的增長點,加大海外步伐成為當務之急。2004年3月,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首次以“中國國家展團”的名義組織國內製造企業集體參展德國慕尼黑bauma展,一股中國風由此響徹海外。同時,我國工程機械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也較往年明顯減少,出口增幅超過進口增幅,這表明國內企業的國際戰略初步告捷。
2005年,中國企業進出口出現單月貿易順差,進出口貿易結構改善在即
2005年5月18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在會議期間選舉產生,領導機構的新老交替無疑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騰飛,同時,也構築起工程機械海外戰略的新起點。
2005年,中國工程機械產品進出口貿易差距快速縮小,甚至出現單月貿易順差,伴隨著安哥拉成為出口“明星地”,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出現拐點。而同時,“中國製造”的企業形象也成功打入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