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盡管整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遭遇“寒流”,但裝載機的海外市場依然延續了2011年以來的強勁勢頭。在這片春意盎然、高歌猛進的“世外桃源”中,中國裝載機企業的國際化版圖正逐漸浮現。
2012年1-11月份,我國共出口裝載機27421台,占總銷售量的17.01%,同比增長21.76%,相對於國內市場的持續低迷,裝載機海外市場表現令人欣慰。
同時,裝載機出口在整體銷量的比重正越來越大。2012年10月裝載機出口占比一度擴大到21.37%,雖然11月份這一數據有所回落,但海外市場對於裝載機銷量的拉動作用卻日益顯著。
主要出口市場
目前,我國裝載機主要出口到亞洲、歐洲、南美洲和非洲市場,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出口量則相對較少。據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裝載機出口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巴西、阿根廷、哈薩克斯坦及伊朗等國,其中俄羅斯、南美和中東地區增長率超過了60%。俄羅斯、巴西市場相繼突破6000台、4000台,分別達到6437台和4115台。
究其原因,除了以上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空間巨大,當地重型裝備製造工業相對較為薄弱之外,中國裝載機產品極高的性價比和日趨完善的服務體係,也成為與其他國際工程機械巨頭一較短長的“核武器”。
2012年依然是以上區域捷報頻傳的一年:9月18日,徐工一次性向俄羅斯出口60台LW300F裝載機;9月,力士德45台裝載機出口伊朗,5月15日,廈工80台裝載機出口到“石油王國”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5月31日,在巴西國際工程機械暨礦山機械展上,臨工一舉斬獲100多台產品訂單……同時,亞洲東南亞市場的崛起也不容小覷,5月15日,柳工39台超長臂架裝載機出口泰國,截止5月份,柳工同類裝載機出口泰國累計達300台,實現銷售收入1800萬美元。
逐漸清晰的國際化版圖
2011年,臨工裝載機實現出口量激增,成為年度海外產品出口增速最快的企業。2012年同樣是山東臨工海外市場豐收的一年。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2012上海寶馬展)上,山東臨工董事長王誌中對媒體透露,今年臨工裝載機出口已處於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全球市場格局得到進一步完善。
自2006年正式與沃爾沃合作以後,臨工就確定了國際化戰略。雙品牌戰略使臨工不僅可以將本土品牌與沃爾沃品牌形成互補,同時借助沃爾沃的全球資源,使得臨工的產品性能和市場規模得到了快速提升,海外市場成長性躍居行業首位。
“下一步,臨工將進一步加快國際化步伐,一方麵繼續穩固新興市場,比如在巴西投資建廠,預計明年即可竣工投產;另一方麵著手進軍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在明年德國舉行的慕尼黑寶馬展上,臨工將展出更多符合歐盟標準的工程機械產品。”王誌中表示。
真正的國際化
中國裝載機行業既遇到了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時期,也經曆過了激烈的震蕩整合,目前已形成集中度較高的市場格局,技術質量方麵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正逐漸縮小。同時,不可比擬的價格優勢,使得龍頭企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市場開拓和營銷網絡建設也可謂順風順水。
然而,國際化並非隻是將產品賣到國外市場,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是指資源配置的全球化,及充分利用、合理配置全球資源,生產出成本最低、質量最高的產品。因此,裝載機企業的國際化不僅僅意味著“走出去”,還要“走進去”、“走上去”。
盡管近幾年海外市場亮麗,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同質化競爭激烈的裝載機而言,海外競爭遲早會從渠道之爭演變為技術開發和品牌之爭。因此,未雨綢繆,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自主技術研發團隊和強化國際化品牌建設,包括在股權結構、融資渠道、戰略夥伴深層次合作方麵等實現國際化,才能夠幫助中國裝載機企業真正走向全球化,崛起在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