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細節才能去成功,工程機械行業也是如此。世人印象中的工程機械,鋼筋鐵骨、力大無窮。作為龐然大物誕生的搖籃,製造工程機械的企業,同樣給人強硬的感覺。然而,在這個需要智慧的世界裏,單憑蠻力則無法實現成長壯大的目標。古語道,付出必有收獲。倘若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於工程機械企業而言,自是喜不勝收。這,就需要方法。
夫四兩撥千斤者,以巧勝拙也。
對於工程機械企業而言,如果能夠靈活掌握“四兩撥千斤”之道,巧妙應用在生產、銷售、服務、管理等環節,想必自會無往不勝、所向披靡。
黃金十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一躍躋身行業巨頭之林,為國家帶來無限利益和榮耀。然而,耀眼的光環之下,大而不強的事實同樣如一塊傷疤,總會讓人感到隱隱作痛。營銷方式趨同、管理粗放、產品同質化等,都是大而不強的深層原因。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成功的改變和最大的收益,則不失為一種聰明的做法,這也正是四兩撥千斤的精髓所在。
小投入大回報——“向妙招要市場”
世界著名的茶葉經銷商利普頓公司為了使自己的產品迅速打進市場,在開業伊始別出心裁地舉辦了一次精彩的表演,他們買來幾頭小豬,用緞帶給它們精心打扮,並插上“我要去利普頓市場”字樣的小旗,然後趕著它們穿過鬧市,引起眾人的注意,達到了讓商品家喻戶曉的目的。
做廣告需要花重金,但若匠心獨運,也能四兩撥千斤,用最少的錢讓廣告有聲有色。茶葉公司與豬,風馬牛不相及,經公司公關人員策劃、牽線搭橋,小豬成了促銷功臣,企業也借此騰飛。
相比之下,有些工程機械企業至今仍固守著傳統的營銷模式:跟別人一樣,參加展會;跟別人一樣,舉辦產品促銷會;跟別人一樣,召開新聞發布會……取得的效果,也是跟別人一樣,業績寥寥,反響平平,最終的結果也是跟別人一樣,成天喊著競爭激烈,生意難做。
在當今的市場競爭中,除了商品質量和銷售價格的競爭之外,營銷策略也是一種競爭手段。如何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轟動效果,已成為許多商家參與競爭、吸引顧客的又一熱點。工程機械企業不妨從利普頓茶葉公司促銷成功的經驗中得到一些啟迪,針對不同的產品需求,搞一些別出心裁的促銷妙招,從而達到銷售目的。
小細節大影響——“魔鬼都在細節裏”
2012年的工程機械行業,寒冷的感覺如影隨形。不少企業選擇苦練內功、強身健體來抵禦嚴寒。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加強管理是企業練內功的必修課。企業要內精外強,管理就要精細化。
2008北京奧運會的擊缶表演,讓數十億人為之震撼。數千人共同表演,如何做到接近零誤差,這就需要精細化管理。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記者了解,在節目編導完成整個動作的設計後,首先挑選並訓練出節奏感好、樂感好的30多名士兵,讓他們訓練成為400名士兵,400名再教2000名士兵,2000多人再一起排列,一起訓練,之後4個月,每人每天要做30趟訓練動作,每個動作至少要找45個鼓點,經曆212次變換,其中跪地300次,下蹲240次,每個動作時間控製在0.5秒。將管理精細到這樣的程度,表演自然水到渠成。
事實上,很多工程機械企業的管理者也看到了管理粗放的弊端,在內部引入市場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各單位製定了涉及麵廣、覆蓋全麵的規章製度,努力打造企業文化,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要真正收到實效,還應該進一步細化製度,細化目標,細化責任,細化到每道工序、每個環節和每個人頭,再輔以各項細化的監督評價機製,做到環環相扣,滴水不漏,一絲不苟的執行,使這種持之以恒做好平常工作、抓好細節管理成為一種理念深入職工靈魂,真正做強企業,提升競爭力。
加強細節管理,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或許投入成本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起到的作用則是決定性的。正如台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所說:“魔鬼都在細節裏”。要成就一個龐大又牢固的組織,就必須用繁複的細節去堆砌出競爭力。“即使對方模仿出自己99%的細節,但隻要有1%沒模仿到,一樣不會成功。”當工程機械產業進入廝殺激烈的微利時代,注重細節還不夠,注重細節中的細節才有競爭力。
小改變大不同——“玩的就是差異化”
近幾年來,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爭相打造“服務第一品牌”,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從2011年開始,中聯重科啟動“藍色關愛”服務品牌。以“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為宗旨,構建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的內外互動式服務體係和保障平台”。為工程機械用戶帶來全新的服務模式和產品品質體驗,並率先將設備服務從“被動式維修”帶入了“主動式關懷”,在行業內首先推出“藍色關愛”服務品牌,為客戶提供售前、售中、售後一站式整體服務解決方案。
三一同樣也不落下風,從啟動打造行業第一服務品牌儀式開始,三一各個分公司在服務品牌的打造上可謂是盡心盡力。三一泵送推出“一生無憂”;三一起重啟動大規模的服務萬裏行活動中;三一重機及代理商更是派出上千名服務精英,1500台服務車輛,對全國28000多台設備展開巡檢等等,這一係列活動表明三一都在致力於打造行業服務第一品牌的地位。
另外,行業龍頭企業諸如徐工、柳工、廈工、山推等都推出了具有顯著特色的、差異化的服務品牌。
毫無疑問,在當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隨著產品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企業僅僅想通過打造產品的差異化獲得最終的勝利還遠遠不夠。而在服務上的著力,無疑是最佳的手段之一。因而,打造差異化的服務品牌成為了當下企業非常重要的戰略行動之一。不可否認,這是一個讓人歡欣鼓舞的現象,更是一個有利於行業發展的變化。
過去,企業隻要把件事情做深就會有競爭力。現在,這隻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要把事情巧妙的做好,才能在殘酷的環境中爭得一席之地,才能有長遠發展的機會。以巧勝拙的“四兩撥千斤”之道,既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充分掌握、靈活運用,方能決勝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