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前一則關於此郵輪承建方金陵船廠廠長葛標稱公司為建“泰坦尼克2號”做好充分準備的消息被傳出,業界的力挺與質疑聲音同時襲來。
其實,複造泰坦尼克號的計劃早在去年4月就已開始醞釀,為紀念“泰坦尼克”百年,澳大利亞礦業大亨克萊夫·帕爾默宣布出資複建這艘著名郵輪,並與金陵船廠簽訂了諒解備忘錄,預計2016年實現首航。10個月過去,葛標表示,船廠已成立專門班子、完善多項軟硬件設施,有信心把這艘舉世矚目的郵輪建造好。
為什麽選擇中國船廠?“成本是首要考慮。”有專家表示。“泰坦尼克”是全球最大豪華郵輪代名詞,在物價飆升的今日,該郵輪的建造費用將突破10億美元,顯然,在當前行業低迷的形勢下,該筆費用對船東將造成巨大壓力,“但相比於其他造船廠,在中國建造成本較低”。而且,目前中國的造船業實力越來越強,其世界地位也成了吸引船東的重要因素。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造船業一直位列世界前三強。
事實上,選在中國造船也是外國想搶占中國郵輪市場的重要突破口。隨著國人消費水平提高,豪華郵輪在中國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中國造船正是其吸引遊客的最佳方式”。一位郵輪業內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承建泰坦尼克的行業意義。華然投資谘詢項目部郝經理認為,就單個項目而言,不足以產生大的行業影響,相比之下,其象征意義更大,“承建泰坦尼克號或將成為中國企業進入豪華郵輪市場的分水嶺”。
對上述觀點,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謝家宸表示,如果建造成功,“一方麵,國內船企的生產工藝、製造水平得到世界認可,這在無形中提升了相關企業的國際知名度,並有望借此實現經濟效益和知名度的"雙豐收",尤其是在整個造船業低迷之時,此單產生的積極影響不言而喻”。
就長遠而言,建造“泰坦尼克”將是中國船廠打入國際郵輪市場的良好契機,並“隨著國內遊艇和郵輪不斷發展,其有望成為行業下一個利潤增長點”。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表示。
然而,由於造船技術、工藝、船舶文化和管理等瓶頸的存在,我國在建造郵輪方麵一直保持著謹慎,至今,中國製造的郵輪還未問世。在去年6月,廈船重工曾接下了建造中國首艘總噸位10萬噸級的豪華郵輪訂單,項目總投資約31億元人民幣,預計2018年10月正式下水運營。
業界擔心,以目前中國的造船技術很難支撐這一巨輪的建造。由於“泰坦尼克號”特殊的曆史身份,船東藍星航運亞洲區董事譚文健表示,建造此郵輪,“安全是最首要的考慮”,新的“泰坦尼克”外觀會盡可能展現原有的古典風貌,內核則會采用最先進的導航和安全係統。對此,葛標表示,複建“泰坦尼克”確有難度,但船廠擁有超過60年、建造不同類型高品質船舶的經驗,擁有一批優秀的國內外合作夥伴,公司有建成泰坦尼克2號的信心。另有專家表示,在建造過程中,有些技術,應該還是需要外方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