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工荒”以及難以消化的用工成本壓力讓原本聚集在珠三角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選擇出走,但效果不甚理想。
上下遊產業鏈以及綜合配套不足讓工廠轉移麵臨諸多不確定性。一位印度電子消費品大買家表示,“如果一批貨在深圳工廠下訂單,15天之後就能拿到貨,但是如果放在印度生產,那麽可能要等上一兩個月,因為印度工廠的很多零部件要從中國采購。”而除了國家基礎設施差外,停電在印度也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之前曾有中國工廠有意向與印度企業合資在印度辦廠,但最終都沒有成行,因為當地上下遊產業鏈缺失、基礎設施等綜合配套差,而且印度工人操作不熟練,所以即使印度人工便宜,但是產品整體成本並不比中國低。”
但是在中國的勞工等各方麵成本上漲已經越來越不適合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工廠轉移也隻是權宜之計,中國製造將走向哪裏?
事實上,勞動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讓中國製造離低成本時代越來越遠,又碰上歐美市場需求萎縮導致訂單價格難以提升,中國工廠必須重新定位以謀求新出路,實現就地轉型升級。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珠三角倒閉的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做產業鏈上沒有技術含量、以勞動密集型為特征的中間環節,這些環節的附加值低,而且最先向外轉移,目前正在被越南、柬埔寨等勞動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取代。因此中國製造要給自己重新定位,不做全球產業鏈上單純的製造者,而是合作者或者配套者,如富士康那樣的整合代工商。
有產業研究人士表示,中國的製造企業應該研究一下微笑曲線,它告訴企業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包括上遊的研發、設計以及下遊的產品推廣、渠道控製等,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與周邊的企業互相合作,甚至調配全球的資源。因此,中國製造企業的老板或許要轉變思路,走出製造體係的局限,在全球產業鏈上重新定位自己。